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这一处分原则是根据列宁提出的国家干预民事法律关系的理论确立的。 也不具有可操作性。当然在不准予撤诉的裁定中,仍然要履行法定的告知义务,即:告知当事人到婚姻登记机关补办结婚登记的。至于当事人是否补办登记,是否“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1.html -
了解详情
(五)项规定:“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所谓“除外”,也即不受此 ,意味着其要求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确认他们之间存在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获得权利满足的目的。而撤诉意味着权利人对利用诉讼机制解决纠纷的一种抛弃。既然权利人不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66.html -
了解详情
相应的救济措施;又比如,一些地方对于大量的群体性纠纷的处理,不是告知当事人以共同诉讼的形式或集团诉讼的形式起诉,而是担心一方人数众多,推选代表人参加诉讼 义务,而且这种同种类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因相同的事实或法律问题引起的。众多当事人之间存在共同的或同种类的法律利益,是构成集团诉讼的必备条件之一。?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97.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里面设有区区5个条文,且仅限于“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而事实上,目前我国基层法院共有 确立法院有法律指导和告知当事人程序内容的义务。鉴于我国公民当前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律水平参差不齐,适用小额程序的均为当事人本人参加诉讼的实际,为保证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39.html -
了解详情
效率,笔者建议将诉讼中调解制度与裁决制度适当分开,作为解决纠纷两种不同的方法供当事人选择。具体做法是对于一审民事案件,在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同时,可将 当事人对审判成本的不确定性都很担心,通过对两种不同解决纠纷方法风险成本的告知,大部分当事人会作出比较明智的选择,心态比较平和。双方当事人也非常清楚,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77.html -
了解详情
组织形式:合议制和独任制。民事诉讼中,一般民事案件的一审及所有民事案件的二审、再审等都适用合议制度,只有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能够适用简易程序 、协助、执行和办理的知照性公文,这种公文的特点是侧重将需要关照的事项告知下级或平级机关,一般不对受文单位提出贯彻执行的要求。法院使用的通知书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3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权利中的一种,我国民事诉讼法在赋予当事人广泛的诉讼权利的同时,也要求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当事人向他人收集证据时,采用的方式、手段可能会违反法律的 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首先,影响了实体公正的实现。法院要对民事权利义务纠纷作出正确的裁判,前提是要查明有争议的案件事实,而查明案件事实依赖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98.html -
了解详情
为必要的共同之诉。若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同一种类,如均为违约或侵权行为时,则按非必要共同之诉处理;对于诉讼标的不是同一种类时,则应分别受理 起诉张某和李某并无不当。对于没有终局责任人的案件,法官应当行使释明权,告知当事人择一法律关系起诉,否则根据“一事不再理”原则裁定驳回对其中一人的起诉。 那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81.html -
了解详情
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作为行政案件受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1)项“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不但诉讼地位平等,而且民事权利义务和诉讼权利义务对等,可以在诉讼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通过举证质证证实自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03.html -
了解详情
受判决结果影响的当事人都有权获得法庭审判的机会,并且应被告知控诉的性质和理由,……合理的告知、获得庭审的机会以及提出主张和辩护等都体现在‘程序性正当’之中 ,诉讼公正既是程序自身的公正,也是实体法律及实体权利义务得以正确归结的公正,这正是刑事诉讼程序正义价值得以实现的公正。其一,形式公正。即程序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