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等6类案件外,调解适用于一审简易程序、普通程序、二审普通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 关于诉讼调解制度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违背调解的自愿原则,变相强制调解。在司法实践中,有些法官因为害怕判决上诉发回重审造成错案追究,也有因为一方当事人托人帮忙而判决又对该当事人不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38.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期限。一些当事人利用法律漏洞,在一审程序中随时提出追加被告申请,有的当事人甚至在二审、再审程序中提出该申请。 关于追加被告的期限,在审判实践中大致存在以下几 参加诉讼的被告在一审程序中没有被追加,案件被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重审后,追加被告仍应在发回重审后的一审程序法庭辩论终结前进行。 因此,笔者建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505.html -
了解详情
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后经上级法院发回重审后,减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获得二审维持编者注)。此判决一出,立即引起网民 地址取钱时,将其抓获。对于本案,一审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判处店主有期徒刑10年,二审法院改判无罪。 该案是否有罪,关键在于店主的索赔行为是否有因。我们看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76.html -
了解详情
分之三。1999年,法院再审民事抗诉案件6970件,其中,改判、调解、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共5767件,占再审总数的82.7%。 检察院提起民事抗诉案件数量之低 诉讼过程中的管辖权异议、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等裁定提出抗诉,只能等到一审或二审判决生效后,在对判决抗诉时一并提出抗诉;并且,在执行程序和破产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81.html -
了解详情
行使裁判权为手段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司法制度,其类似二审法院的书面审理制度,[29]在本质和运作方式上并不固有行政化色彩。就讨论 法院2003-2004年审委会讨论的1345件案件中,仅有101件被中级法院改判或发回重审,比率为7.5%远低于该市法院系统同期各类案件平均11.6%的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01.html -
了解详情
大,容易导致检察机关抗诉权和当事人申请抗诉权的滥用,从而使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二审终审制名存实亡。又比如检察机关在民事抗诉再审程序中的举证责任如何承担,因为立法 更是惊人。2002年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和指令再审有关问题的规定》,虽对同一案件再审和上级法院指令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63.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相比几乎没有风险,判决一经作出,可能引起上诉、申诉,就有被改判、发回重审的可能,甚至被错案追究,直接影响法官个人利益注11.正是因为上面这些因素 中之合意判决:如前所述,法院调解被严格限制在一审庭审之前,故而对于庭审后或二审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可采用诉讼和解制度加以救济。依照我国民诉法,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01.html -
了解详情
。即使由于违犯法律,作了错误的裁判,人民检察院还可以依法提出抗诉,按照第二审程序加以纠正。由此可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的性质,作为公诉人只有 经过严格的侦查、起诉、一审、二审程序,因此,再审法院的审理结果不能适用判决直接改判,只能裁定撤销原判,并指明发回重审的诉讼阶段和重新审理的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63.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上级法院予以把关‘。这种现象不仅违反了直接言词原则等审判公开的要求,使二审终审制度形同虚设,而且不利于审判责任制的建立,妨害法院内部审判机构审判权独立的形成。 管理,错案追究制的量化考核指标之一,就是统计法官所审理的案件的改判率和发回重审率,即便是法院本身也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进行相同内容的评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35.html -
了解详情
的却都是简易程序。根据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许多场合下基层法院只是对发回重审等立法有明确规定的案件适用普通程序,或者根据需要才把部分适用简易程序的 380人,在我们调查时经济庭已全部改为民事庭,目前共有五个民事审判庭,除二审之外同时承担一审案件审理的大约有40多名法官。审判人员的学历原来普遍不算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