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从业资格、从业时间、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现场条件、是否受到他人强令作业、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情况等因素认定责任, 从宽处罚。 六、依法正确适用缓刑和减刑、假释 17、对于危害后果较轻,在责任事故中不负主要责任,符合法律有关缓刑适用条件的,可以依法适用缓刑,但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887.html -
了解详情
徇情枉法,做出违背事实与法律的刑事、民事、行政判决、裁定书、仲裁裁决书、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裁定书、决定书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无形伪造国家机关公文 规定,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或者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予以批准或者登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58.html -
了解详情
罚机制,则包括制刑与量刑中的减(从)轻处罚、免除处罚,行刑中的减刑、假释、赦免等。本文所谓的轻罚机制是在狭义上(即量刑的意义)上使用的,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法律资源。 97刑法对酌减规定了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程序条件,不少学者将其视为贯彻罪刑法定、体现刑事司法严肃性的努力(38),但笔者并不以为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39.html -
了解详情
视为法官应履行的义务的话,那么,这一命令性规范所隐含的权利主体就只能是犯罪人。对罪犯的减刑和假释也是如此。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应当具有申请减刑和 联系。如此既涉及到如何维护犯罪人劳动权利的问题,而又与如何保障犯罪人基本生活条件联系在一起,显然对犯罪人劳动权利的限制应适度而理性,否则会无形中将犯罪人置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78.html -
了解详情
视为法官应履行的义务的话,那么,这一命令性规范所隐含的权利主体就只能是犯罪人。对罪犯的减刑和假释也是如此。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应当具有申请减刑和 联系。如此既涉及到如何维护犯罪人劳动权利的问题,而又与如何保障犯罪人基本生活条件联系在一起,显然对犯罪人劳动权利的限制应适度而理性,否则会无形中将犯罪人置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58.html -
了解详情
减刑的终身监禁刑不同,未成年犯罪人在服刑期间,符合条件的可以予以减刑或者假释。因此,依据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适用无期徒刑并不违反《公约》的规定。 (二 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 。按照笔者的理解,此处的罪行极其严重等同于刑法典关于死刑适用条件中的罪行极其严重,即犯罪造成的客观危害极其严重、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58.html -
了解详情
罚机制,则包括制刑与量刑中的减(从)轻处罚、免除处罚,行刑中的减刑、假释、赦免等。本文所谓的轻罚机制是在狭义上(即量刑的意义)上使用的,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法律资源。 97 刑法对酌减规定了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程序条件,不少学者将其视为贯彻罪刑法定、体现刑事司法严肃性的努力,但笔者并不以为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71.html -
了解详情
,则包括制刑与量刑中的减(从)轻处罚、免除处罚,行刑中的减刑、假释、赦免等。本文所谓的轻罚机制是在狭义上(即量刑的意义)上使用的 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法律资源。 97刑法对酌减规定了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程序条件,不少学者将其视为贯彻罪刑法定、体现刑事司法严肃性的努力[38],但笔者并不以为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54.html -
了解详情
程度的认可,表示某种程度的谅解,并以此作为对罪犯给予记分考核乃至记功、减刑、假释等处遇措施的重要参考。建立被害人谅解制度能够增加行刑的透明度,体现恢复性 发挥行刑的教育引导功能,使罪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为罪犯顺利回归社会创造条件。?参考文献??1?狄小华.论行刑社会化兼谈我国的重新犯罪预防?J?.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870.html -
了解详情
和建立一些必要的制度。1、完善缓刑考验、减刑、假释制度。可以把是否履行附带民事赔偿作为缓刑考验、减刑、假释的法定条件,对拒不履行附带民事赔偿的,应撤消 在监狱里的劳动所得,扣除其必需的生活费用外,剩余部分支付给被害人。4、条件许可时,可以参考国外的经验,建立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为经济确实困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