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问题 执行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以后,其效力如何?我国民事诉讼法及执行若干规定并未直接予以规定,诉讼理论上和执行实践中对此也争议较大。 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执行人员应将和解协议副本附卷。无书面协议的,执行人员应将和解协议的内容记入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即现行法律规定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99.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的责任分开处理更为公正的争议;在赔偿责任方面,有直接损失赔偿原则与间接损失(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原则的争论;在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范围中,有对于并非为已 权的主张,但随着1998年我国政府对《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的国际公约》的签署,沉默权迟早会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得到反映。这是大势所趋,因为它与无罪推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17.html -
了解详情
(二) 证人出庭作证是贯彻言词直接原则的具体体现。在民事诉讼中实行言词原则,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是人类法制文明逐步发展的产物,是诉讼制度走向民主化 笔者认为我国有必要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经济保障制度,在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对出庭作证的证人给予经济补偿,并就经济补偿的标准、范围、方式、提起程序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09.html -
了解详情
的具体调解时间和期限确定,由于民事诉讼法中对于诉讼调解的规定较为原则,缺乏对法院调解的具体程序性约束,而调解又贯彻整个诉讼过程之中,导致法官在实施调解 ,且社会人口流动性大,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4条规定,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置送达。同时调解书也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38.html -
了解详情
,党的领导地位已稳固确立,这种司法传统依然保有,只是有了新的内容。自古至今,尤其是马锡五审判模式化之后,法官不是安坐在审判席上聆听讼辩,而是认为 也不常见。[5] 三、现行诉讼调解制度的缺陷 我国的诉讼调解制度主要见著于民事诉讼法中,且实践运用也多见于民事诉讼中,诉讼调解制度对于人民法院及时审结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257.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裁判文书样式等,作为人民法院2004年至2008年改革和完善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一个主要内容。《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第三稿也将小额诉讼程序单列为一 有直接关系的,法官要避免错误判决给自己造成的不良评价就必须作出公正判决。[24]目前,上诉制度主要是为了纠正一审裁判中的错误。小额诉讼程序制度原则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74.html -
了解详情
特殊表现,而审判活动之接受检察监督是一项基本原则,调解活动以及作为调解活动结果的调解书自然属于抗诉监督的范围。其二,《民事诉讼法》第180 条之所以对调解书的申请 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草案(第二稿) 》(以下简称《二稿》)中,写了对涉及国家、集体和人民重大利益的民事案件,有权提起或参与诉讼的内容。起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98.html -
了解详情
由上级法院直接做出或根据下级法院的申请做出, 没有赋予当事人申请指定管辖权利。再次, 提出异议的期间不合理, 不利于诉权的充分保障。我国民事诉讼法将提出 的完善。一是应将司法解释中关于地域管辖的一些重要内容提升到民事诉讼法中加以规定, 改变我国目前关于地域管辖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差和司法解释过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070.html -
了解详情
协助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 进行调解。 第八十八条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第八十九条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974.html -
了解详情
的提供证据责任中解脱出来,把目光对准大量的实体法规范,展开客观证明责任的研究,因为客观证明责任和与此相关的举证责任问题的主战场不在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自身,而 的跨越,载[德]普维庭:同上注11所引书,页5。 〔82〕 公平原则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它主要是一个理想目标、只能充当某种指导而不是具体的分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