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公权属性,属于民法调整范畴,不受国家机关职权管理,国家机关以民事主体身份签订合同,与对方地位平等,履行时发生纠纷,只能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责任 保证合同的顺利进行,可以控制和监督相对方履约,在情势变更之下,还能撤销或改变合同内容,国家机关和相对方的诉讼地位并不平等,对方无故不履约,不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57.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的法效意思的一致,而且要有决定合同内容的目的意思的一致,以合同成立的规则完全能够解决协议解除的所有问题。合同成立的过程,完全能够解释协议解除的全过程, 原《经济合同法》及《民法通则》中均有规定。《民法通则》第115条规定:合同变更或者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合同法》第97条中也作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96.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合同管理来看,对实施的买卖合同欺诈行为主要有:利用合同买空卖空;伪造虚构合同内容,牟取非法利益;利用合同转包,从中得利等其他现象。对于上述违法行为的行政 可能在将来买方支付货款之后仍不能交付货物,买方还可基于情势变更规则要求解除双方的买卖合同。 (3)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在卖方先行交付货物而后买方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072.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购房人无法事先预期或预见。而这些问题往往是购房人决定是否进行交易的重要因素。更何况,开发商事后亦可变更设计、增加公用面积,以致完工时的房屋不符合订立合同时 本约,所以,当事人一方只能请求对方订立合同,而不能就预约的本合同内容请求对方履行。那么,商品房预售合同是否为预约合同呢?对此,学者们的有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39.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告知当事人再行出售该房地产的,属欺诈行为,买受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撤销房地产买卖合同,买受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 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排除和弱化行政权力等公权力对合同效力和合同内容的外部干预,但对这类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08.html -
了解详情
,言必信 ,行必果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商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任何违约行为都是不信守诺言,不符合道德的行为,至于那种公然视合同为 应负的违约责任。《民法通则》第115条规定: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所以将合同解除作为违约补救的一种方式对待,允许非违约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61.html -
了解详情
与合同问题的其它实质方面(如成立、效力、内容等)一样,一般受合同准据法支配。因此,合同解释首先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支配合同解释的专门法律规则,其次适用合同准据法 的、明确的。其次,选择法律的时间不应受限制,可以是订立合同时,也可以是订立合同后,而且允许订立合同后变更原先所选择的法律,只要这种选择和变更未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48.html -
了解详情
要约的内容一致。如果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就不能视为承诺,而应视为新要约。合同在订立过程中往往会经过多次要约与反要约才会 保险凭证,并在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中载明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保险法》第十四条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14.html -
了解详情
。德国民法典素以讲究逻辑体系严密、用语精确而著称于世,怎么解释法在合同解除规定上所存在的内容不完善、用语模糊的现象呢?第一,众所周知,德国民法典是在潘 在当事人间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除依当事人协议或法律规定合同可以变更或解除之外,当事人应当严格遵守合同义务;即使在一方违约时,如未造成另一方订立合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3.html -
了解详情
租赁契约及其他有维持当事人双方均衡之必要者,增设种种限制,而情事变更亦渐认为足以使契约之内容及效力为相当之改变”[11].使意思自治和契约自由陷入最大困境者 计划合同,国外则有性别岐视法、种族关系法等规定的限制。2、对合同内容的限制增多,包括抽象性限制和特殊性限制。抽象性限制即所谓“公序良俗”条款,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