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8日某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王某以国家工作人员论依据不足,但其协助政府管理工程期间,应以非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论处。同时认定王 受委托从事行政管理是什么关系等,理论和实践上认识还是不统一。如村基层组织人员管理对口帮扶单位捐助款物是否属于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57.html -
了解详情
]这是一般原则,但是这一原理并不能无限制适用,定罪的证明标准问题就是例证。虽然我们承认证明标准是正当程序内容的一部分,但是,正当程序并没有要求对于某些案件 程序的权利等。除此之外,美国最高法院认为死刑案件与其他案件没有什么区别。当然,国外没有这么做并不代表我国不能这么做,但从这一角度更能够说明主张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08.html -
了解详情
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驾驶未悬挂号牌车辆等多种交通违法行为。对此,市局交通管理部门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规对李某进行了处罚。其中,对李某未取得机动车 起诉还来得及,但申请复议或向法院起诉毕竟是在李某被定罪和开始接受处罚之后的事情。 难道这是对未成年人的权利做加强的保护吗?谁能解释把15岁的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39.html -
了解详情
被认定为犯罪。犯罪本体要件与排除犯罪事由分别以人罪和出罪的思维共同完成了认定犯罪的功能。那么是什么原理把犯罪构成体系理论与证明责任 ]在该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根据宪法正当程序条款,定罪的根据是控诉方对犯罪构成的每一要素(every element ofthe crime)必须证明到排除合理怀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72.html -
了解详情
有学者专著论述犯罪数额,认为犯罪数额是衡量犯罪行为对社会危害性大小的重要标志,因此,犯罪数额不仅是定罪的依据,也是量刑的依据。[7] 笔者认为,这种认识夸大了 要求。保罗H罗宾逊提出,谁应该受到惩罚?惩罚的程度是什么?是每一个刑事法律制度设计者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可以设置责任和刑罚分配原则,使有效的威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05.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的审判活动就可以不要客观性了?辩护人的辩护就不需要尊重案件的客观事实了?回答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客观的案件事实是什么呢?在正式判决作出以前,侦查 第2款(检察官如果发现证据不足以定罪的,可以要求法院宣布被告人无罪)和第296条第2款(检察官有权为了被告人的利益而提起上诉)是依据公正原则所作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74.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智。 二、中国式文本精神扭曲 第12条的文本暧昧显受官方意志的影响,但这种隐蔽意图并不当然就是法律解释的依据,只能说这种隐蔽意图引导学者们去玩味暧昧、 尝试正式建立无罪推定原则,不能堕入某些人制造的历史案臼,到位的、清晰的、符合国际标准的表达应当不是什么高技术难题。 四、俄罗斯之参考:逻辑能力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57.html -
了解详情
,是北京人还是上海人,这些事实显然不影响定罪。换言之,判断刑事案件是否同等情况的依据只能是社会危害性大小和行为人人身危险性高低的罪前、罪中和罪后因素,不能 。此点有别于英美法系仅限于判决理由。(尽管不无遗憾的是,有关案件判决理由的构成要素及其范围是什么的问题还完全没有定论。但是,在一个司法判决中所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11.html -
了解详情
有学者专著论述犯罪数额,认为犯罪数额是衡量犯罪行为对社会危害性大小的重要标志,因此,犯罪数额不仅是定罪的依据,也是量刑的依据。[7] 笔者认为,这种认识夸大了 要求。保罗H罗宾逊提出,谁应该受到惩罚?惩罚的程度是什么?是每一个刑事法律制度设计者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可以设置责任和刑罚分配原则,使有效的威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886.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家,这乃是一项根基性要素。在定罪与量刑程序的一体化方面也是如此,他们认为职业法官可以分辨用于定罪的证据和用于量刑的证据,无须通过英美式的独立量刑 。这标志着在我国通过判决说理实现量刑规范化已具备规范上的依据。同时从实务的角度讲,我国一审普通程序的刑事判决书在经审理查明和本院认为两个部分也还是预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