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制定涵盖刑事诉讼证据、民事诉讼证据和行政诉讼证据的统一的证据法典;二是分别制定三大诉讼证据法典;三是像大陆法系各国一样分别在三 辩双方之上。侦查对于起诉、尤其对于审判不再具有支配作用,反过来,侦查阶段获取的证据要经受来自于法官和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的实体性与程序性的质询、审查和评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03.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不出庭作证作为例外加以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刑诉法解释第141条;民事证据规则第56条;行政诉讼规则第41条)。从表面上来看,既然我国也要求证人都 具有真实性,而在于此种真实性是否能够在程序中表现出来并得到证明,也就是说即使传闻证据实际上是真实的,只要这个真实性无法在程序中体现出来,那么仍然不能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62.html -
了解详情
证形成的约束效力,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不过,2002年10月生效的最高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判行政案件,应当以 个层次:首先法官必须形成毫无差异的达到证明度的心理状态,其次法官从客观性证据状况判断的证明度必须达到证明标准。 [21]相比之下,英美法系国家走得更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61.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法的法典化种类是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法。无论是选择统一立法,分别立法,还是混合立法,都会有其不利的一面。第三,本文阐述了统一证据法典的立法者 英国现在就有分别制定的证据法体系,其中包括为刑事和民事诉讼分别制定的证据法典。 [19]其他实质上采取分别立法的普通法系国家还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20] 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565.html -
了解详情
2002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2条:调查人员调查收集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2002年10月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条也有相似规定。另外最高人民检察院颁行的《检察机关贯彻刑诉法若干问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72.html -
了解详情
:明显优势 我国民事诉讼法向来以客观真实为法院判案的标准,而且与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均无区别。这样的规定,不利于充分发挥当事人的诉讼积极性,忽略了民事诉讼 本质上也属于当事人鉴定主义的范畴。 编后: 本报理论部与厦门中院合办的关于民事证据规则的适用与探索专栏于今日截止。专栏发表的一系列探讨性文章,体现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671.html -
了解详情
以下价值: 1.有利于实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契约即公正[16].根据当事人之间的证据契约认定案件事实解决纠纷,不仅是符合实体正义而且是符合程序正义的。当 否定其效果。[25] 注释: [1]本文所指的证据契约如无特别说明,皆指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契约。因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公法色彩比民事诉讼来得更浓一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98.html -
了解详情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制定颁布了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但刑事诉讼证据规则迟迟没有出台。笔者认为刑事证据规则作为刑事证据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 必须根据我国犯罪形势、法制状况、传统法律文化等一系列因素,来确定刑事非法证据可采性的判断标准。 笔者建议保留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47.html -
了解详情
信息以数字编码的方式在人们之间传递,因而形成了许多数字电子文件合同。使得数字证据迅速渗透到司法证明活动中,尤其是突出当事人合意的民事活动中来。因此, 证据能力的确立 如今,在司法审判领域,数字证据已经应用于民事诉讼领域,并且也渗透到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仲裁领域。依据国内现行法律,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55.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见不能为人民法院所采信,如果该专家证人在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接受对方当事人质询,对方当事人对该专家证人就案件所涉及的专门 [9] 2002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7条以及2002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3条都有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