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可以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参照民事调解的原则和程序,尝试推动当事人和解。可见,行政诉讼调解是有空间和法依的。可以说,《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 调解行为的本质要求,是行政调解的准绳和尺度。行政诉讼调解除了必须遵循自愿、合法、平等的行政审判基本原则外,还要根据行政调解工作的特点,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68.html -
了解详情
的讲话精神: 确定附带诉讼的赔偿数额,应当以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物质损失为基本依据,并适当考虑被告人的实际赔偿能力。死亡补偿费不能作为人民法院判决确定赔偿数额 既要适用刑法、刑诉法,又要适用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那就表明,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赔偿,应当适用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 (二)法律适用统一性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66.html -
了解详情
以至产生了相当数量的强迫调解。为此,我国在1979年起草《民事诉讼法(试行)》时,对调解为主这项原则进行了修改,把调解为主改为着重调解。这一原则的核心 功能不一致,它否定了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对于原案件事实的改变,应该说是与民法的基本原则相矛盾的,也制约了诉讼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处分权的发挥空间,在很多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61.html -
了解详情
以至产生了相当数量的强迫调解。为此,我国在1979年起草《民事诉讼法(试行)》时,对调解为主这项 原则进行了修改,把调解为主改为着重调解。这一原则的 功能不一致,它否定了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对于原案件事实的改变,应该说是 与民法的基本原则相矛盾的,也制约了诉讼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处分权的发挥空间,在很多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26.html -
了解详情
异议制度的程序功能。虽然1991年修改的 民事诉讼法完善了包括管辖权异议在内的诸多制度,但是这些程序按照行政原则设计的痕迹还是相当地 明显,所以对管辖权 ,必须使那些决定司法化程序的基本原则贯穿于管辖权争议解决的规范之中。这些原则包括:参与原则 、公平原则和及时原则。参与就是法院在作出管辖权争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80.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 。事实上,法学界也普遍认为,民诉法第9条的规定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何文燕教授指出 :诉讼中的调解只是双方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 减少,势必导致大量案件以调解 结案。 3、适时引导当事人约定一方不履行协议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允许责任形式的 多样性,鼓励诚信行为,惩罚违约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49.html -
了解详情
方向,且能更有效的维护当事人的权益。 我国民事诉讼法虽将谁主张,谁举证确定为民诉法中的三大基本原则之一,但其在审判实践和现实中却存在着 月修订版 [4]《学生常用法律手册》中国法律出版社,2005年3月第5版 [5]《民事证据法专论》 齐树洁主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6]《社会变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7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上关于撤诉制度规定的缺陷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有: (一)撤诉的规定有违诉讼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 原告方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其规定有违诉讼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当事人地位平等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也是保障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基础。而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213.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纠纷案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纠纷案件,都是已经发生的事件,审判人员不 对证据的种类、举证责任、证据取得、证据来源、证据形式作出了一些基本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601.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发现一件监督一件,抓到篮子里都是菜的阶段。根据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基本原则,我们认为,现阶段应重点对以下几类情况进行重点审查监督: (1) 谨慎地行使执行权。 在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进行立法完善以前,我们呼吁最高人民检察院尽早制定统一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操作规范,明确监督原则、方式、范围、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6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