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被告人确有悔罪表现并得到被害人及其家属谅解时,有可能达到刑事和解不起诉,或者起诉后法院判处缓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而实践中为了严惩醉驾行为人,法院可能判处拘役实 出在采取强制措施上。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强制措施有五种: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对醉驾者显然是不能适用逮捕这一强制措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55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中都有体现,即控辩协商和审辩协商。控辩协商的主要体现是附条件不起诉和处罚令程序以及对量刑进行协商;审辩协商主要体现在认罪协商和程序性事项协商。 相应的从轻措施,以合法地获得被告人自愿认罪的 口供,而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被告人如实供述依然是一种义务,而不是被追诉人可以以之对抗的筹码。加之适用简易程序只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0107.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在实务操作上方式各异,程序混乱,一方面很容易导致各地标准不一,对适用刑事和解的当事人产生不公平处理现象,另一方面很可能被一些居心不良的人钻了法律的 的,在当事人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可以组织进行刑事和解,在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后,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从轻、减轻处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844.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在实务操作上方式各异,程序混乱,一方面很容易导致各地标准不一,对适用刑事和解的当事人产生不公平处理现象,另一方面很可能被一些居心不良的人钻了法律的 的,在当事人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可以组织进行刑事和解,在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后,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从轻、减轻处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840.html -
了解详情
口供后,其后的无论是审查起诉,还是一审、二审、复核审,都在审查口供是否与其他证据能够相互印证。如果口供始终无大变化,与其他证据也不存在明显矛盾,案件 之间没有明显的矛盾。 为保证被告人放弃沉默权前提下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的顺利实施,还应当对我国《刑事诉讼法》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第一,在正式庭审前设置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311.html -
了解详情
材相混,以及检材、样本因包装、保管不善而变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法医学物证检材的提取、保存与送检》(GA/T1691997)对法医物证的提取 合法。例如,取证的主体是否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起诉、审判机关中对案件负有侦查、起诉、审判职能的工作人员,如果法医物证不是上述机关或人员收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989.html -
了解详情
将in dubio pro reo定位为证明标准,无疑是把证明标准与没有达到证明标准的法律结果混为一谈。同样,鉴于我国刑事诉讼法上的证明标准是事实清楚,而有利被告则 、折磨、欺骗或者催眠的方法予以侵犯。只允许在刑事诉讼法允许的范围内实施强制。禁止以刑事诉讼法不允许的措施相威胁,或是以法律没有规定的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806.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不能自行委托时,辩护人由国家提供。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被告人由于贫困或其他事由不能选任辩护人时,法院依据被告人的请求,应当为其选任辩护人。 根本不具备当事人诉讼的特质。按照我国学界占主流的划分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的标准为庭审之上是积极的法官与消极的当事人亦或消极的法官与积极的当事人,假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723.html -
了解详情
篇刑诉法博士论文卞建林教授的《刑事起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1991年)开始,后来的许多博士论文也都是这样一种命题模式,几乎刑事诉讼法的每一个具体制度都有一篇 回应一般法哲学所提出的法标准和法原理,比如自由、权利、公正、安全、秩序,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所构建的刑事诉讼法知识才可能不落入对制度的注释和认识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585.html -
了解详情
构建。 首先,对非法言辞证据的处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非任意性作为排除的标准。由于暴力、威胁、引诱、欺骗等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人权,而且证据虚假性较大, 采取强制措施的决定,是否移送起诉的决定,是否不起诉的决定等。因而讨论从哪个阶段开始适用排除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对此项内容的规定十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