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客观行为表现,似乎证明起来比较容易,然而,由于渎职犯罪的舞弊行为均是在履行正常的职务行为过程中发生的,证明起来同样十分困难。比如徇私枉法案,有时查清徇私还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放纵走私案、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案、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案6个罪名。如何认定原案?谁来查证?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许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943.html -
了解详情
环保项目,而是用于生产经营等其他用途的,是否可以认定为直接经济损失;犯罪嫌疑人造成的公私财产损失如何认定等(目前,检察机关查办环境污染渎职犯罪案件也涉及 行政相对人自己也是受益者,不会去举报,由此导致检察机关面对行政执法职务犯罪行为时束手无策,涉嫌犯罪人员逍遥法外的尴尬局面。如犯罪嫌疑人王某在某县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190.html -
了解详情
下,最棘手的并不是受害人获得赔偿金大于实际损害额的问题,而是赔偿数额巨大,如何分担责任才能实现责任主体之间、责任人与受害人之间的公正和正义。因此,变种的不 行政机关提出赔偿请求。国家对公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的基础在于该行为是一种职务行为,与职权的行使有着关连性,它是以国家机关的名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99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尽管不是按照雇主的意思行事,但如果其行为是为雇主谋取利益的也可认定为执行职务的行为;雇员行为具有执行职务行为的外在表征。因此,如果能够判定雇员的 不可能对所有的雇员进行控制和监督,其下属享有一定管理权的人可能成千上万个,雇主如何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笔者认为,在现代社会,让雇主对其雇员的性骚扰行为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195.html -
了解详情
权限之内,该公务员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影响职务行为的话,不管其内部事务的分工如何,都是职务,即便是将来的职务也行,而且,过去所担当的事务,或 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73 - 374页。 [14]陈国庆主编:《新型受贿犯罪的认定与处罚》,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 [15][日]大谷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53.html -
了解详情
鉴于《公约》中规定的影响力交易犯罪与我国刑法中的相关贿赂犯罪存在一定交叉,如何履行公约义务,将影响力交易的有关内容转化规定在我国刑法中,是值得研究的 并不涉及公职人员对其职务行为的出卖。所以,应当认为,影响力交易罪侵犯的客体不包括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 将影响力交易行为侵犯的客体认定为市场公平竞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32.html -
了解详情
承包人名义订立合同或者对外从事买卖材料、租赁机械器具以及借款等行为,应当认定为职务行为或者表见代理行为,应由承包人承担民事责任,但承包人有证据证明债权人 发包方有权解除承包合同。由于该约定限制了承包方的经营自主权,所以实践中对于如何认定该约定的效力存在争议。我们认为,不同承包经营方式的功能存在重大差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731.html -
了解详情
承包人名义订立合同或者对外从事买卖材料、租赁机械器具以及借款等行为,应当认定为职务行为或者表见代理行为,应由承包人承担民事责任,但承包人有证据证明债权人 发包方有权解除承包合同。由于该约定限制了承包方的经营自主权,所以实践中对于如何认定该约定的效力存在争议。我们认为,不同承包经营方式的功能存在重大差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389.html -
了解详情
要看对刑法第271条第1款规定的职务上的便利的内涵如何理解。首先,有必要明确什么是职务,《辞海》对职务的解释为:职位规定应该担任的工作。这里 行为人的职责而产生,这是刑法对特定主体实施侵犯单位财产犯罪行为进行单独评价的基本依据,认定行为人是否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主要看该便利条件是否直接为其工作职责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292.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是受贿罪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但在具体案件的认定和法律适用上,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一)关于利用职务之便 如何理解利用职务上 仅仅承诺为相对人谋取利益,由于这种承诺属于主观性的东西,司法实践中往往比较难以认定,从而造成受贿案件的定性困难;有的甚至是虽然作出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承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3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