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制度,有条件地处理和解决行政附属问题,力图使附带性审查制度与行政诉讼审查制度相互协调配合,以期为正确及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设想和理论框架。 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而可能造成的错误判决;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分别进行下,不同审判组织就同一法律事实作出相互矛盾冲突的判决。附带性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69.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规定,出售变质食物导致顾客中毒,最后对酒店作出行政处罚。酒店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后,顾客认为防疫站应作出赔偿裁决 而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此类案件可能系民事 交叉重叠、诉讼程序交叉重叠、法律关系交叉重叠等显著特点。所以,只要符合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起诉条件,法院就应当受理且合并审理,不应当限制当事人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324.html -
了解详情
。 [2]崔建远等.中国房地产法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238. [3]孔祥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276-277. [4]如有经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875.html -
了解详情
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中国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率的判决裁定,发现有违反法律 权行使过程中由于诉讼主体受限,检察机关亦监督缺位,所以,赋予检察机关行政诉讼权存在于平衡行政机关与相对人的平等地位,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77.html -
了解详情
按照原告适格理论,没有谁有权对行政机关损害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 (2)损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为 行政机关具有行政执法职权,是处理 写给执法者的书[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13] 王彦.论公益行政诉讼制度的构建[J].法学论坛,2002(6):98-104. [14] 张明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06.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制度是切实可行的,不存在理论和实务上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四、提起行政诉讼附带民事必需具备的条件 要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并且提起 结束前提出。当事人逾期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一律作为民事案件另案处理。对于行政诉讼已经存在的,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最迟应当在一审判决做出之前提出。一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7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案件时不适用调解,但是并不禁止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 其次,原告自愿撤诉和行政诉讼和解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行政诉讼法在第50条规定了不适用调解之后, 处理行政案件中,大量运用协调手段,促使当事人和解结案。山东省高院也出台了《行政诉讼和解暂行规定》,从而为建立行政案件和解制度提出了指导意见。 二、建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60.html -
了解详情
: [1]Black Law Dictionary Wist Publishing Co., 1979, pp.1260-1261.转引自高家伟著:《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法商研究》1997年第1期。 [2]周汉华著:论行政诉讼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52.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还是合并审理,都应当被允许。 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些特殊规定已经对民事附带行政诉讼有了突破。2002年5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请示所作的 。 6、判决方式和上诉。第一,人民法院审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与民事附带行政诉讼案件时,一般情况下应由同一审判组织通过开庭一并审理、一并判决,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6.html -
了解详情
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要求文化局进行制止,遭到文化局的拒绝,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以严正学的孩子并不在该小学读书,利益没有受到实际影响为由, 应当有权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违法不作为或没有依法作为(责令关闭)提起行政诉讼。随着污染环境事件逐渐增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使环境消费者享有司法审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