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的信息载体加速发展自身。综观我国现存法律制度,适应工业经济发展需要的民商法比较丰富,但巩固、扶持农业基础产业和鼓励、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法律则 价格、竞争、供求三大机制来完成合作利益及成本的市场分配,个人利益最大化便会被引导到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因而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放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42.html -
了解详情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法律中,就充满了意思自治、所有权神圣不可侵犯、个人责任自负。这种抽象的方式,同时配合法典化,以及法条解释的方法,从而构成了不同于 ] 前引 [德] 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第309页。 [53] [美] J. 范伯格:《自由、权利和社会正义――现代社会哲学》,王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2.html -
了解详情
的绝大多数法律规范,以及市场主体法中有关各类信息公开的法律规范等。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家对特定市场主体的微观规制将愈来愈少,相反,市场规制将成为 〔8〕规制一词首先是在微观经济学上使用的概念,指依一定规则对构成特定经济的经济主体和特定社会的个人的活动进行限制禁止或促进保护。 〔9〕美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07.html -
了解详情
]结婚必须经过宗教仪式,但是婚姻毕竟是两个人过日子,抚育子女,它还是此岸世界的关系,不可能因为教会法的介入就改变了其世俗化属性。在资产阶级革命后,法律纯粹 框架。这一生物体介于现代法秩序之基本构成要素的人与自然之间,是独立的第三要素,可为我们提供法律方法,以便解决分子生物学和生命工程不断带给我们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15.html -
了解详情
产权国际公约中,《知识产权协议》第一次明确界定了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即以私权名义强调知识财产私有的法律形式。这一规定不仅说明了知识产权在私法领域中的地位, 的利益,任何一个公民都应该为了全社会的共同利益而放弃个人私利。〔41〕对知识产权进行私权定位,并将其建构在统一的法律价值体系中,不仅是理论上的偏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46.html -
了解详情
是四种权利,或者,是五种权能,甚或更多的权能”,“各种权能加总起来便构成了所有权的内容,这些权能构成所有权的要素”。[16]受其影响,我国《民法通则》也规定 ,权利之间不能互相创设,他物权是他人依据合法的法律关系取得的,与所有权没有渊源;3、从英美法和更早期的日耳曼法中可找到资源,“无所有权与他物权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91.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这也使得作为对人们行为进行规范与控制的法律,在近年来也发生了变化。因为脑力劳动及其成果(信息和知识)在过去并不构成人们的主要生活内容,传统法律行为的 经济的四大特征》,载《中国科技论坛》1999年第1期。[17]在生产要素中,从土地到自然资源,概念更宽泛,环境问题也成为一个重要因素,这也反映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19.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系统能够进行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总之,卢曼的法律系统“是功能分化的、自我指涉地运作的、仅仅根据自己的代码来加工外部信息的,并且是自我再生产的。” 传统的否定倾向不一致。庞德认为,一个发达的法律体系由两个因素构成,一个是传统和习惯的因素,另一个是制定法律或强制性因素。这二者之间相互依赖、互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0.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则,便是法治之法,而不论其是否为国家确认。问题在于现代科技和信息的发展在为社会主体提供更好的自治条件的同时,也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更方便的干预条件。论者 法律便不是法治之法,对权力监督和制约失效的法律即使是法治之法,也只能表明其并未导致法治之制。可见,法治监督是法治之制的必需要素。法治不力的地方,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72.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方面,即使已经形成的法律秩序,也每每是失当的。 法律秩序的适时性和其文化性分别代表了其开放性和封闭性两面。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属性,前者意味着法律秩序与 的优劣,但公共性自身对法律秩序而言却是必备的要素。倘若法律秩序失却公共性,那么,其便是非理性和失当性的代名词。当代中国的法律,虽然标举公共的旗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