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的赔偿事宜也就会顺理成章的变得冷漠、不屑一顾甚至恶意抵触,即使法律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解决方式赋予被害方,但是事实证明,心中充满绝望的加害人根本不予 逼迫当事人双方和解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在民事案件中固然是一种让当事人放弃一部分民事利益来平息纷争的策略,但用于刑事案件中则意味着公权机关对于打击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829.html -
了解详情
法系国家中,这一分离就没有被贯彻到底,例如,在刑事程序中,维持着请求损害赔偿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而德国在实体法上也创设了刑罚与损害赔偿相结合 模式,是战后日本犯罪率稳步下降的重要原因。经评估研究显示,通过恢复性方式处理的案件中,被害人和犯罪者大多对这种诉讼的结果基本满意,犯罪人的重新犯罪率明显低于正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04.html -
了解详情
,为保护被害人的名誉,在裁判文书中应当只写姓、不写名,表述为“张某”、“王某某”。隐私案件的未成年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则应当在首部“附带 人”部分表述其真实姓名。对于未成年刑事案件的证人,应当写明其真实姓名。 八、对于第一审未成年被告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可以参阅《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样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166.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提要: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频发,事故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民事案件居高不下,但是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及理解适用的不统一,影响了法律的 的赔偿项目。 三、在事故肇事人被追究刑事责任之前,受害人仍应享有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 对于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问题,《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73.html -
了解详情
杀害11人的邱兴华已伏法,11个被害人家庭都拿到了判决书,但其中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则成了一纸法律白条,他们几乎不可能从同样贫困的邱兴华家人手里 的被害人及其家属在得不到犯罪分子赔偿的情况下,有向国家提出救助的权利。现实中,刑事案件发生后,要么是由于案子长年未破,犯罪分子没有归案,使被害人无法提起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84.html -
了解详情
》案例刊出,鉴于最高法院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正式选编的适用法律和司法解释审理各类案件的典型裁判范例,[13]很多人更将最高法院案例看作具有准判例的性质, 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67页。 [8] 此种定位调整的一个现实原因,在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如果将死亡赔偿金定位为精神损害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915.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弊端 最高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三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 ;而所谓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从事实上是以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审理被害人的民事诉讼,在制度设置上对被害人是极不公平的。这是因为:刑事诉讼中存疑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36.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这一规定,将刑事案件被害人纳入了法律援助范围,包括刑事公诉案件、刑事自诉案件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均可申请法律援助。 笔者认为,《条例 援范围,则自诉人的利益诉求将很难实现。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而言,其本质等同于民事诉讼,民事诉讼中的法律援助,其理念倾向于保障多数人法律上救济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64.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准许。 诉讼请求不充分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量上的不充分。比如,在故意伤害附带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自诉人由于不懂法律, 提供证据来证明其主张的事实成立,自诉人不提供证据材料或者提供的证据材料不足证明案件事实的真伪,就应当承担败诉的风险。但是,如果自诉人误认为自己无证明责任而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41.html -
了解详情
救助制度。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上旬,萧山法院共对162件执行案件的210名申请执行人进行了司法救助,救助金额247.9752万元。三年多来 。 4.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救助金缺乏。近几年萧山法院执行救助案件除了交通肇事附带民事案件外,极少有其他附带民事案件。其实在故意伤害等侵犯人身权犯罪活动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4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