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主张。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中,有资格对诉讼证据进行判断并确认事实的司法人员不只限于法官,但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则只限于法官有此权利。因此我们仍以 确认或验证事实的方法要客观,不仅比较牵强,而且仅此也不能反映我国证据制度的特点。至于“实事求是”、“实质真实”、“客观真实”等提法,缺乏主体,不符合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63.html -
了解详情
的电磁记录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证据将广泛应用于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领域,认真研究计算机证据的特点和规律,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计算机证据 如果把“原件”这一概念界定为信息首次固定于其上的媒介物,则任何计算机证据“原件”都无从谈起。因为接收到的电子信息是计算机系统重新显示或复制出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25.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日或31个日历日,以二者中期限长者为准。”我国商标和著作权诉讼中证据保全的法律规定基本上符合TRIPS要求,但专利诉讼、商业秘密诉讼、集成电路布图 作了最低要求,以协调各国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诉讼程序立法。[21] (一)证据披露规则的比较研究 TRIPS协定关于证据披露规则主要集中在第43条。该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63.html -
了解详情
众所周知,不管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所有诉讼活动,都是紧紧围绕证据展开的。证据的发现、提取、鉴别、审查、采信等,贯穿了各种诉讼活动的 。笔者正是从科学和人类认识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深刻理解信息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证据的新定义。追寻广义信息论的形成过程,深究现代信息概念的含义,不难发现,各种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88.html -
了解详情
查明和证明案件事实而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证据调查方法不仅运用于刑事案件之中,也运用于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和行政诉讼之中;不仅适用于侦查人员的工作,也 一种是“神誓法”;一种是“神判法”。二者的基本功能者是审查判断证据的“真实性”或“可靠性”。所谓“神誓法”,就是当原告人和被告人就案件事实提出互相冲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28.html -
了解详情
是证据内容与来源标准。首先,非法证据的外延应作广狭之分。广义的非法证据外延应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行政诉讼中以违背法律规定,不具有可采性或者可 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第61条也做了类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82.html -
了解详情
而最高人民法院却毫不客气地在“规定”中具体规定举证时限的诉讼制度。即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随时提出主义,改变为该“规定”的依法官自由决定提出主义,并非理论上所言 效率,社会法秩序定会荡然无存,且与法治大趋势背道而驰。举例言之,在行政诉讼中,原告要求被告撤销其违犯法律的具体行政行为,被告却以法院也有违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4.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法律要求,明确规定EDI文件,如果在任何诉讼、仲裁、调解或行政诉讼中被用作证据,则各当事方应如同对出自书面文件形式保存的其他商业记录一样, [J].中国法学,1993,(5):101—108。 [2]张永明。论视听资料证据[J].政法论丛,1997,(3):28—30。 [3]马秋枫等。计算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50.html -
了解详情
尽管现代的复印技术足以使复印件忠实反映原件内容,但是复印件同样存在易于伪造等弊端,因此除了有其证据佐证证明复印件与原件内容一致或由当事人双方认可,无论是在刑事诉讼还是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都是被排斥的。同时根据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没有查明来源或来源不明的传来证据,不能作为定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26.html -
了解详情
观念,这个观念的残余影响不仅关涉到诉讼状况以及诉讼的进程问题,而且还同证据立法有密切的联系。比如说,证人作证问题,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于证人作证具有义务性 中的证明标准才有一个多元化的问题,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才有一个区别的问题。证明标准是证据立法中所必须规定的一个重要制度。这个制度本身所蕴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