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师是非常有批判精神,同时又非常有实践关怀,又非常有理论思维的一位学者,比如,他对我们中国民法典的批判性思考。今天呢,我们就来听一下苏老师对中国违宪审查 基础,去宣告、去控制一个普通法院的判决,或者是行政机关的一个处分或命令,它的基础在哪里?它会不回侵害了人大常委会的宪法解释权和法律解释权?我想,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91.html -
了解详情
年12月15日,爱尔兰最高法院在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件( Roche v. Roche ors)判决中宣布:子宫外冷冻的胚胎并不构成未出生的生命[13]这等于宣布了在 便寻找伦理根据,其实是犯了对法律与伦理关系简单化理解的错误。法律绝不仅仅是一种伦理的执行机制。一味寻找法律的伦理依据,是混淆道德与法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340.html -
了解详情
会使中国法院不能公平判决;多种法源并存造成的法制不统一、程序繁难会使受教育程度低的中国人怯于诉讼,含冤莫伸;外国法律在中国土地上适用会降低本国司法的 法律文化的不适合、客观环境的动荡和执行上因财政等各方面条件不具备所导致的法院机构和人员不健全。参见陈添辉:《1912一1949年中国法制之变化-以民法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76.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念。[6]这种理念已得到了大陆部分学者的认同。[7]具体而言,它是指由于法院对事实的认定是依据当事人提出的证据资料而形成,是在充分尊重当事人程序 必要的制度障碍。我国没有区分合一起诉应诉的必要性和合一确定判决的必要性,即没有区分固有的必要共同诉讼和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在司法实践包括司法解释(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89.html -
了解详情
:下落不明是指公民离开最后居住地后没有音讯的状况。由于对其没有时间和具体操作上的规定,令法院无法判断,无法适用。在审判执行实践中,往往一些恶意逃避送达阻碍 多、对司法工作的不信任、不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亟待修改。这也是造成送达难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笔者认为,我国关于送达的立法可以因地制宜的借鉴外国法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31.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并未规定民事、经济和行政等判决中不可以引用宪法。况且从文义理解刑事判决中不宜引用宪法,并没有绝对排除适用宪法的可能。86年批复对法院可否引用宪法规定判案, 法律条件》,载《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总第49期 [9]赵越、顾海波著,《中国宪法司法化诌议》,载《当代法学》2003年第11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87.html -
了解详情
即便强调法院在推行陪审团制度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其能否得到执行也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另外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就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而言,根据宪法和有关 性必然会受到质疑。更进一步说,即便我们承认这种改革就完善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促进司法判决的公正性、合理性等问题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是从根本上说,类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33.html -
了解详情
:下落不明是指公民离开最后居住地后没有音讯的状况。由于对其没有时间和具体操作上的规定,令法院无法判断,无法适用。在审判执行实践中,往往一些恶意逃避送达阻碍 多、对司法工作的不信任、不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亟待修改。这也是造成送达难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笔者认为,我国关于送达的立法可以因地制宜的借鉴外国法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2.html -
了解详情
下来的一些所谓“名判”,文学或修辞学上的价值远超过法律价值(注:参看拙文《中国古典司法判决的风格与精神》,《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收入拙著 并不是没有司法机构,但她只是愿意承认自然秩序,并且只是推崇道德的准则。……中国虽是一个学者辈出的国家,但她所产生的法律评论家和理论家却的确很少(注:J.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12.html -
了解详情
的全部司法活动,要做到审判公开,程序合法,审限严格,裁判公正,依法执行。这一主题高度概括了宪法和法律对人民法院职责的规定,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基本 实现的。因为法官并不能完全重复或恢复案件发生时的状况,因此该判决仅是由法律授权终结诉讼的一种法律行为,并不能等同于实体公正。为了保证实体公正最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