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以贪污论,对此存在很大争议。 1997年修改后的刑法第384条将“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规定“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而不再作贪污罪论处 永久占有公共财产所有权的故意,自始至终没有归还的打算。挪用公款人主观上并无永久占有公款的故意,只是因为资金本身的使用风险导致客观上无法归还,此时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8.html -
了解详情
谋取不正当利益。 四是2003年《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挪用公款是否转化为贪污,应当按照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具体判断和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 而拒不归还,并隐瞒挪用的公款去向的。 四是金融诈骗犯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可根据下列行为之一认定:(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90.html -
了解详情
核算,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具体时间、 及时足额存入基金收入户,有无不入账,搞体外循环或被挤占挪用的情况,收入户资金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转入财政专户等; (2)对基金支出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582.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返还,将会给寄存人带来财产风险。这种立法模式强烈诱惑甚至鼓励保管人挪用其所保管的货币。这既有悖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私法基本原则,也不利于对 其保管人(证券公司、保险代理人或保险经纪人),保管人无权使用其所保管的上述资金;否则,即属挪用、截留、侵占等侵害所有权人权利的违法行为。另外,笔者认为,这个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2165.html -
了解详情
、移民、救济款物。而《反腐败公约》规定的贪污、挪用罪的对象是因职务而受托的任何财产、公共资金、私人资金、公共证券、私人证券或者其他任何贵重物品,其范围 缺席审判适用于罪行严重,涉案数额特别巨大,或在全国范围内造成重大影响的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侵占罪、受贿罪、洗钱罪、走私罪、涉税类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11.html -
了解详情
医学知识的电子信息和声讯台语音信息不是淫秽物品. 包含色情内容的有艺术 价值的电子文学,艺术作品不视为淫秽物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文 号:法释[1998]9 号 发布日期:1998-5-9 执行日期:1998-5-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877.html -
了解详情
用于非您指示的用途的约定, 【26】但该条款仅适用于有指示用途的资金。符合这一界定的只有网络买家向卖家支付的、用于购买特定商品的货款, 属于其保管人(证券公司、保险代理人或保险经纪人),保管人无权使用其所保管的上述资金;否则,即属挪用、截留、侵占等侵害所有权人权利的违法行为。 另外,笔者认为,这个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823.html -
了解详情
”。后来,管理公司认为如果在清算财产中按比例清偿债权,则无法全额取回30000万元资金,因此以返还保证金及其利息的名义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其认为,保证金的所有权属于 未获管理公司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将属于该公司的国债售出,并将其所得资金挪用。在证券公司进人行政性清算的情况下,尽管管理公司的证券账户上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6.html -
了解详情
挪用公款罪的对象范围大。《刑法》规定的贪污罪的对象是“公共财物”和“国有财物”,挪用公款罪的对象是“公款”和“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而《反腐败公约》规定的贪污、挪用罪的对象是“因职务而受托的任何财产、公共资金、私人资金、公共证券、私人证券或者其他任何贵重物品”,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70.html -
了解详情
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第二节 累犯 第六十五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 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82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