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责任。 3.违法归责原则。违法归责原则,是指国家机关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违反法律侵犯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国家承担赔偿责任。国家承担赔偿责任 。其中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是: 1对有罪但不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人判处死刑并已执行的情形,国家是否应予赔偿,国家赔偿法没有明确规定。对于无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193.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既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不适用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虽然我国刑法中有关死刑罪名和实践中判处死刑的案件都在逐渐减少,但是我国仍然 既不利于罪犯回归社会,也不利于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改造。而对于未成年罪犯在刑罚执行完毕已经成年的情况,因我国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以教育、感化、挽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0708.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对象特定 这一程序只适用于判处死刑的案件,包括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只有死刑案件才需要经过死刑复核程序。没有被判处 审程序;只有检察机关提起抗诉或者被告人、自诉人提起上诉,人民法院才能启动二审程序。而死刑复核程序的启动既不需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者抗诉,也不需要当事人提起自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9442.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适用该《决定》。1990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又发布了《关于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中几 是针对死刑过重而提出的刑罚裁量制度,其作用和目的是作为死刑立即执行的替代措施来控制和减少死刑的,并不是很多学者和司法工作人员所认为的限制减刑是为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6602.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毒品数量达到实际掌握的死刑数量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2)已查获的毒品数量未达到实际掌握 被司法机关掌握的其他毒品犯罪,累计数量超过实际掌握的死刑数量标准的;……”从这一规定来看,涉及死刑的毒品犯罪案件,到案后坦白尚未被司法机关掌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6104.html -
了解详情
。对具有“犯意引诱”情况的被告人,应当从轻处罚,无论毒品数量多大,都不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具有“数量引诱”情况的被告人,应当从轻处罚,即使超过判处死刑 引诱情况的被告人,应当从轻处罚,无论毒品犯罪数量多大,都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可见,最高人民法院对犯意引诱的特殊性进行了充分考虑,提出了慎重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5008.html -
了解详情
,经常提到这一观点。 ⒀如我国《刑法》第48条、第50条关于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规定和日本《刑法》第135条、第180条、第 的剥夺,罚金和没收财产是对财产权的剥夺,剥夺政治权利是对政治参与权的剥夺,死刑是对生命权的剥夺。 (30)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侵犯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两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9203.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中规定的“甲基苯丙胺”,按本意见第二条处理,含量在25%以下的判处死刑的数量标准掌握在1500克以上为宜。可以参考以下标准量刑:16、1000克 死刑时应当严格掌握,除具有特殊情节,一般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辽宁省高法关于新型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标准的参考意见1、新型毒品主要是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754.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二)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四)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 罪、轻罪重判等的,应当不予准许,继续按照上诉案件审理。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被告人提出上诉,在第二审开庭后宣告裁判前申请撤回上诉的,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124.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的情况,以(2010)刑五复66820039号刑事裁定,不核准被告人李飞死刑,发回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经依法重新审理,于2011年5 较轻。综合考虑上述情节,可以对李飞酌情从宽处罚,对其可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同时,鉴于其故意杀人手段残忍,又系累犯,且被害人亲属不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41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