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明确我国当前有哪些风险,风险的程度和特征如何。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笔者看来,除由于科技进步直接导致的恶性交通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核泄漏等 社会秩序;因罪、因人、因情对轻微犯罪或特定种类的犯罪人从宽,充分扩大自由,只有这样的法权结构,才能实现法权总量最大化,达到自由保障与风险防范的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802.html -
了解详情
雪灾、松花江污染、交通事故、手足口病、地震、煤矿溃坝事件、毒奶粉事件,涵盖了风险的方方面面,无不彰显了风险社会其实离中国并不遥远。因而,研究如何应对风险社会具有 学者误认为在日本、德国,对于处罚未遂、预备的犯罪,其中的未遂罪、预备罪在罪名上也是独立于既遂罪的。在这样的罪名体系中,由于强盗罪、强盗未遂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16.html -
了解详情
,杀人而取得对房屋的继承,并出租该房屋而收取的房租;诈骗行为人驾驶骗来的汽车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基于该交通事故所获得的受损保险金额[21]; ]的情况下,没收(同时)也服务于保护和保卫[128]公众的一般目的。 出于这样的原因,没收通常不必遵循一般的量刑原则[129],而只是服从合比例性原则[13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37.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也区分了赔付项目,认为工伤保险待遇中的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与交通事故赔偿中的医疗费、误工费保护的是同一权益,不应重复赔偿。即使是在最终 社会保险法则受到了连带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福利国家理论的影响。基于这样的法律政策目标,侵权赔偿和社会保险给付呈现出了不同的功能倾向,或偏重于补偿功能实现,或偏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29.html -
了解详情
款第2项规定了机动车肇事责任,具体内容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 ,多高算是高空:高速运输工具,机动车是否属于高速运输工具,都没有一致的看法。这样就使得危险责任在实践中的运用缺少了某种信任基础,处于一种无把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62.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目前正在制定民法典,且将侵权行为法独立成编,所以立法中必然面临如何处理违法性与过错之间的关系这一重大问题。有鉴于此因此,笔者不揣鄙陋,特撰本文, 死亡或者伤害及造成他人财产损害的结果,那么这样一种行为是否可以肯定地认为具有违法性?例如,在德国每年大约15000人死于交通事故。通过考察汽车市场份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392.html -
了解详情
区长对赔偿的表态中,我们又找不到政府在赔偿责任中的身影。于是,我们不禁有这样的困惑:在这场事故中,政府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呢?如果应当承担,那么 必须首先回答下列问题:行政给付是不是一种职权行为?是否会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如何造成损害?是不是行政给付侵权一旦发生,政府就应当对此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49.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邮寄广告泛滥成灾的时代,一般连内容都不看就扔进废纸篓里的事情是常有的。因此,向对方所写的记载要达到这样的注意程度,使对方不致看一眼连封都不启就扔了, 或者第三人的不适切行动导致结果(法益侵害)发生的情形下,对此不负责任,(参见西原春夫著:《交通事故と信赖の原则》,成文堂1969年版,第14页),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11.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肇事,从本来意义上,肇事既有过失引起事故的含义,也存在故意挑起事端的意思。而现实生活中的酒后驾驶行为造成的交通事故,很多场合更可能是故意放任所为。 行为能力状态,并最终在该状态下造成危害结果之发生,则该行为人的责任能力应如何认定? 理论上的分析认为,只要是在限制行为能力之状态下实行行为已经进行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57.html -
了解详情
,尚无法律明文规定,更是有失公允。 机动车应投保第三者强制险后才能上路,这是国家交通部门的硬性规定。因此,机动车未投保第三者强制险上路,其违反了国家规定,存在过错。在其发生交通事故后,则应在交警部门认定的责任比例基础上,提高机动车方的责任比例,而非一成不变。错上加错,就应责上有责,这样才能彰显公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4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