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死刑复核程序是指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的案件,由有权的人民法院进行复核,以决定是否核准死刑 死刑所应当遵循的特殊程序。其包括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和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196.html -
了解详情
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政策:保留死刑,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凡是可杀可不杀的,一律 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七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八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069.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来分析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可行的,因为合理的配置司法资源也就成为有效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保障;本文用经济学博弈论具体分析如何在司法资源既定的条件下 犯罪,依法从严惩处,应当判处重刑的,依法判处重刑应当判处死刑的,依法判处死刑直至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当宽则宽指对罪行较轻、犯罪人主观恶性较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413.html -
了解详情
报告表明,在因家庭暴力引发的以暴制暴型故意杀人案中,对犯罪分子判处的刑罚有死刑立即执行、无期徒刑、13年有期徒刑、12年有期徒刑、11年有期徒刑、5年有期徒刑、3年有期徒刑,缓期3年执行等情形,量刑不均衡现象由此可见一斑。[9] 其实,对于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减轻处罚,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313.html -
了解详情
报告表明,在因家庭暴力引发的以暴制暴型故意杀人案中,对犯罪分子判处的刑罚有死刑立即执行、无期徒刑、13年有期徒刑、12年有期徒刑、11年有期徒刑、5年有期徒刑、3年有期徒刑,缓期3年执行等情形,量刑不均衡现象由此可见一斑。⑼ 其实,对于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减轻处罚,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早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296.html -
了解详情
一例。刑事诉讼法于1996年修改后、刑法于1997年修订后都再次明确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权应集中于最高人民法院,但直到2007年初这项权力才正式回归 。 (二)加强中央审判机关对地方审判机关的审判监督和指导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死刑复核程序加强对地方司法机关个案的监督,如此对于协调各地法律适用标准,纠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34.html -
了解详情
,那么就应当允许减刑。尽管上述罪犯的主观恶性严重,但既然没有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就说明他们具有改造的可能性;他们在服刑过程中也可能确实积极改恶从善, 将另一部分用语的解释性规定放在分则中,则有失刑法的协调,也不利于刑法的执行。?? (作者单位/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 责任编辑/刘守芬)? 注: 〔1〕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19.html -
了解详情
后的理性回应,最终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执行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刑事司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死刑适用过多,另一方面生刑又过于轻缓。同属死刑范畴的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执行,事实上有着天壤之别。实践中绝大多数的死缓犯都会被减为无期徒刑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10.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为了抓获毒贩,公安人员两次将少量毒品先卖给贩毒,待第三次交易数量超过死刑标准时将其抓获,公安机关的行为已不是诱惑犯罪的问题,其行为已构成贩卖 。存在 数量引诱的,应从轻、减轻处理。无论是哪一种引诱,都不宜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最近几年公安机关为了打击贩毒,根据在押犯罪嫌疑人提供的线索,由公安人员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18.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为了抓获毒贩,公安人员两次将少量毒品先卖给贩毒,待第三次交易数量超过死刑标准时将其抓获,公安机关的行为已不是诱惑犯罪的问题,其行为已构成贩卖 。存在 数量引诱的,应从轻、减轻处理。无论是哪一种引诱,都不宜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最近几年公安机关为了打击贩毒,根据在押犯罪嫌疑人提供的线索,由公安人员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