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什么是取保候审?取保候审需要什么条件?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 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以及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申请取保候审。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2365.html -
了解详情
的;(四)案件事实基本查清,证据已经收集固定,符合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条件的。第十八条 经羁押必要性审查,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回复处理情况。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建议书应当说明不需要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理由和法律依据。第二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应当跟踪办案机关对释放或者变更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4157.html -
了解详情
的;(四)案件事实基本查清,证据已经收集固定,符合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条件的。第十八条 经羁押必要性审查,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回复处理情况。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建议书应当说明不需要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理由和法律依据。第二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应当跟踪办案机关对释放或者变更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3735.html -
了解详情
其次要适时、准确运用搜查、拘传,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和侦查手段,特别是在获取确凿证据证明犯罪存在后,符合逮捕条件的果断逮捕,对震慑犯罪防止串供、毁灭、伪造证据,以至消除所谓“借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者要讲究审讯艺术,政策攻心,分化瓦解罪犯,各个击破,使攻守同盟“攻守俱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5794.html -
了解详情
。从而在办理大量诸如轻伤害、毁物等轻刑案件时,本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这样的非羁押强制措施,但为了博取“成绩”,则仍然不负责任地先行拘留,亦不对 了可有可无的过场。按照内部分工,案件管理和上级侦监部门有条件、有责任时时对审查批准逮捕工作进行监督、审查、考评和指导。这样做既能够及时发现错误和质量不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51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不构成犯罪;认为公安司法机关作出的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强制措施决定不符合法定条件;对侦查机关作出的其他决定不服,要求重新处理的。 的大局中正确认识,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在接待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形势,帮助群众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6996.html -
了解详情
出资、抽逃出资罪及其刑罚。关于上述规定对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认缴登记制的公司的适用范围,此次解释明确:只适用于依法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 解释有3条,包括关于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予以逮捕的解释;关于被害人对未成年人犯罪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能否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解释;关于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5545.html -
了解详情
常态化。 〈四〉、逮捕法律适用障碍 根据《刑事诉讼法》关于逮捕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逮捕的前提条件是: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 刑罚,而《刑法》133条规定的危险驾驶罪,只能判处拘役,最高刑才六个月,因此,侦查机关只能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非羁押强制措施,如果审判机关等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444.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此外,在必要的情况下,民事主体可以采取私力救济的措施 自由的措施时,必须尽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而且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三是当事人的同意。在一定条件下,基于当事人自己的同意,可以对其身体自由进行适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53.html -
了解详情
,法国国内每个大审法院设一名或者数名 法官专门负责剥夺自由刑、缓刑、监视居住等的执行事务。为制约法官的决策行为,还 依法设立了作为决策咨询机构的刑罚 。在此基 础上,各行刑主体应当充分利用其长期以来与社会生活形成的联结方式,为权力开放创 造条件。除利用好现有专家力量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社会志愿人员,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