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告人系故意犯罪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2)被告人系过失犯罪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18.对于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属谅解的, 20%以下。 四、常见犯罪的量刑 (一)交通肇事罪 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应根据致人重伤、死亡的人数或者财产损失的数额等危害后果以及逃逸等情节在相应的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5489.html -
了解详情
放任这种状态的发生。然而, 交通肇事罪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 (3)严重后果必须由违章行为引起,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违反规章制度,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必须发生在从始发车站、码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4668.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在于:第一,按照犯罪构成理论,主观构成要件主要包括故意、过失、目的、动机四个方面要素,其中故意和过失是一般要素,目的和动机是选择要素。将随意理解为行为人 人轻伤的情况下,按照全面评价的原则,应以寻衅滋事罪认定为宜;而在致人重伤的情况下,是按照故意伤害罪还是寻衅滋事罪定性则不宜一概而论:出于罪刑均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885.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在于:第一,按照犯罪构成理论,主观构成要件主要包括故意、过失、目的、动机四个方面要素,其中故意和过失是一般要素,目的和动机是选择要素。将随意理解为行为人 人轻伤的情况下,按照全面评价的原则,应以寻衅滋事罪认定为宜;而在致人重伤的情况下,是按照故意伤害罪还是寻衅滋事罪定性则不宜一概而论:出于罪刑均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864.html -
了解详情
233条、第64条的规定,于1999年11月15日判决如下: 被告人王某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没收其作案工具尖刀一把。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王某未 胸侧等处砍伤,将周某左手腕砍断。经法医鉴定周某的损伤程度属于重伤。 某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第67条第1款和《中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08.html -
了解详情
233条、第64条的规定,于1999年11月15日判决如下: 被告人王某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没收其作案工具尖刀一把。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王某未 胸侧等处砍伤,将周某左手腕砍断。经法医鉴定周某的损伤程度属于重伤。 某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第67条第1款和《中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03.html -
了解详情
的作用。 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 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与造成刑法规定的危害后果直接存在因果关系,即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发生的危害后果直接具有因果关系,是成立交通肇事罪的前提。而刑法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478.html -
了解详情
%以下。 (1)被告人系故意犯罪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2)被告人系过失犯罪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18.对于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属谅解 20%以下。 四、常见犯罪的量刑 (一)交通肇事罪 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应根据致人重伤、死亡的人数或者财产损失的数额等危害后果以及逃逸等情节在相应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714.html -
了解详情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 运输活动过程中。(四)主观要件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二、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587.html -
了解详情
和交通肇事罪的竞合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在掌握醉酒驾驶型危险驾驶 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罚已经造成具体危害后果的醉酒驾驶行为;交通肇事罪处罚过失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行为。 结语 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刑法逐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