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责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或者徇私舞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集体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渎职的危害行为可以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以作为方式体现的 情况下就不能认定该渎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判断一个渎职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乃至此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必须遵循以下基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860.html -
了解详情
【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环境监管失职罪是指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环境监管职责,导致发生重大环境事故 的产生了结果时,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这才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1]必然因果关系在实践中很难适用。在司法活动中,行为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63.html -
了解详情
为前提,即使是合法行为,只要行为人存在过错,就认为存在民法上的因果关系。 其二,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要区分原因力的大小,只有引起犯罪结果发生的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44页。 [2]参见冯英菊著:《共同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151153页。 [3]参见陈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09.html -
了解详情
所说的:但是作为一个可归因于道德责任的问题,这种决定是正确的。即使如此,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也必须关注事实因果关系,因为它毕竟是基础,存在性对象。 的行为。因此被告人为死亡负责。但是这是否合理呢?换言之,被告人是否应为被害人的固执己见负责呢?不可抗力,如果不可抗力是如此不可预测致使一般理性人也无法认识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00.html -
了解详情
后果的产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根本就没有关系。这时,事实的因果联系进程发生中断,当然也就同时中断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这时, 前行为与后结果之间根本 直接将这种结果作为犯罪构成要件对待,令行为人对之承担刑事责任;在前一行为的危害性介于罪与非罪之间,法律明文规定或者其立法本意中包含需要考虑“情节”是否“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6.html -
了解详情
是被告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如果被告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就不能认定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资深刑事辩护律师在第一时间考虑的 的因果关系。又例如,张某用拳头击打马某致马某脾脏破裂,马某的伤情鉴定为重伤,张某因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两年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8411.html -
了解详情
不存在因果关系。 2、若偶然因素最终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那么偶然因素就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以上述案件为例,若丙发现乙还没有死亡,于是将乙手脚捆绑锁在 :如果没有该行为,危害结果便不会发生,故该作为是原因。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则表现为:如果行为人履行义务,危害结果便不会发生,故不履行义务是原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11.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2、若偶然因素最终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那么偶然因素就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以上述案件为例,若丙发现乙还没有死亡,于是将乙手脚捆绑锁在 如果没有该行为,危害结果便不会发生,故该作为是原因。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则表现为:如果行为人履行义务,危害结果便不会发生,故不履行义务是原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07.html -
了解详情
二,北京市密云“2·5”特大伤亡事故中,密云县城关派出所长、政委未按县公安局制定的相关安全保卫工作方案,没有派出警力到“云虹桥”桥两端对游人进行疏导、控制 重大损失”这一结果要件,玩忽职守行为与这一危害结果之间还必须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如前所述,玩忽职守罪是一种不作为犯罪,这就使得玩忽职守行为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52.html -
了解详情
也十分重要,同时,对于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维护以及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二、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 (一)条件说 条件论认为,一切行为,只要逻辑上是结果发生的条件, 。若采用折中说,一般人都知道该事实,根据一般经验有此行为就有此结果者,则有因果关系,或者,即使一般人不知道,但行为人知道,则也有因果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7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