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对身份的正确认识还应当包括对是否利用了身份便利的正确认识。例如,甲知道乙是某国有企业的仓库保管员,于是要求乙利用其职务便利与其共同实施盗窃。乙虽然答应, 收受了丙的钱财。在该例中,乙并不知道甲已经没有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而以帮助受贿的意思实施了帮助行为,其主观上虽有利用甲职务之便的故意,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7570.html -
了解详情
罪的主体范围都是有待商榷的。挪用公款的主体要件要求:应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过程中,以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从事职务行为。因此,挪用公款罪并非是国家机关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中的规定,实际上扩大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甚至可以说,几乎与刑法第93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309.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都没有限定在公务员范围内。另一种观点认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应当尽量缩小,理由: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是依法从事公务,而其他主体都没有这种职责, 刑法中罪刑责相适应原则。刑法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刑和承当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要求各共犯对参与总额负责,是从犯罪结果的角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817.html -
了解详情
品格不仅顺应了刑法稳定性和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而且实现了社会现实与法律语言的良好对接;虽然这种现象的存在和语言学研究有着细微的瑕疵,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否定 2款的解释》;(2)《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镇财政所所长是否适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批复》(2000年5月4日,高检发研字[2000]9号);(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25.html -
了解详情
原玩忽职守罪的概括性规定中分离出来,单独规定罪状和处刑;第三是增设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滥用职权罪;第四是新刑法第397条仍保留了原刑法中关于玩忽职守罪的概括性 预防犯罪心理、约束行为,从而起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作用;(3)便于群众的监督;(4)符合新刑法按不同客体列罪的要求,在修改时,仍能保留新刑法现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01.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我国的刑法典将犯罪主观方面的核心定位于危害社会的结果,是科学的。根据罪行法定的要求,认定犯罪的规格和标准即犯罪构成要件是由刑法明确 ,这与实际情况是不相符合的。滥用职权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主要是管理性质的职权。这种管理性质的职权是以行政命令为基本特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64.html -
了解详情
年修订刑法时,最高人民法院一直要求立法机关将国家工作人员范围限制为国家机关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⑵最高人民法院的观点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反对。从立法结果看, 第271条、第272条规定,将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腐败行为统一纳入到贪污贿赂罪专章中,但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行为加以区分;第三,提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57.html -
了解详情
值得处罚并不等同根据普通法条不值得处罚。例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到被非法拘禁的人或者其亲属的解救要求或者接到他人的举报时,而不进行解救,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同注⑵,山口厚书,第366、379页。 ⑿不应认为,前者的保护法益是军事机关以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务,后者的保护法益是国防利益。即使认为后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78.html -
了解详情
值得处罚并不等同根据普通法条不值得处罚。例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到被非法拘禁的人或者其亲属的解救要求或者接到他人的举报时,而不进行解救,造成严重后果的 2],山口厚书,第366、379页。 [12]不应认为,前者的保护法益是军事机关以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务,后者的保护法益是国防利益。即使认为后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45.html -
了解详情
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再如,行为人骗取4000元保险金,未达到保险诈骗罪所要求的数额较大标准(5000元),对此应认定为普通诈骗罪。[4]关于滥用职权罪、 条文的,应按照法条竞合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适用。另一方面又认为,当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时,属于法条竞合,应按照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