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过自新,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应当进一步重视和适用死刑缓期执行制度。凡是对人身危险性不是特别大的,受害人或其他人有过错的, 之间取舍,毫无疑问是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1980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所以将死刑核准权下放,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人民法院主要是在从重从快方针引导下,基于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67.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起到了重要的缓冲和筛选作用。在法律上,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犯罪人,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各高级法院行使对杀人、强奸、抢劫、爆炸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定判处死刑的案件的核准权。此后最高人民法院又先后授权广东等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部分毒品犯罪的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801.html -
了解详情
悔过自新,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应当进一步重视和适用死刑缓期执行制度。凡是对人身危险性不是特别大的,受害人或其他人有过错的, 之间取舍,毫无疑问是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1980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所以将死刑核准权下放,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人民法院主要是在从重从快方针引导下,基于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78.html -
了解详情
6月分别授权各高级人民法院对杀人、放火、抢劫、强奸及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判处死刑的案件行使核准权。后又在1983年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时 技术的瑕疵,这样的表述并不明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而且,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判处的死刑缓期执行案件由谁核准的问题也没有明确规定。 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32.html -
了解详情
除了复仇这一原因之外,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对其他能给自身生存带来威胁的人们施行死刑。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经济、私有制度,当他人的行为威胁到自身 两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这就是我国独创的死刑缓期执行制度。它是对死刑的限制使用,如果在此期间,表现良好,则很有可能该判为无期徒刑,进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8375.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问题上,不宜通过司法解释采取比立法更严厉的立场,消除法定刑的可选择性,使死刑成为唯一的选择。最高人民法院和有的高级人民法院以往的某些司法解释实践实在令人担忧。 可见, 缓期执行期满后有三种处理办法:(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2)如果确有立功表现的,二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5932.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才发生法律效力;核准权具有专属性,即只能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或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实行不公开、书面审理;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 ,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出台了相关的司法解释。 司法性文件之一《最高人民法院解答收回死刑核准权的十大细节问题》(法制日报)其中部分条文: 疑问:检察机关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621.html -
了解详情
中,[44]通过反映案件社会结构的价值判断与表现案件法律结构的逻辑推理而进人死刑案件裁判规范范畴的。[45] 作为刑事案件裁判规范的制定法法源,[46]是一个 金额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被告人方赔偿而改判的死刑案件中,由死刑立即执行改为死刑缓期执行的占63.64%;在同案犯中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刑期减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712.html -
了解详情
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调整为二十年有期徒刑;一是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依法减为无期徒刑或者二十年 情形,对于维护刑法的严肃性极为不利。更重要的是,由于司法行政部门做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于法无据,就会导致执法主体缺乏强制性保障。并且,由于主体不适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86.html -
了解详情
、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况且,死刑适用本身作为国家司法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 满足民众对社会安全机制的需求心理。因而即便犯罪人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乃至具体执行,或者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而被投入监狱,也并不等于案件中各方的矛盾和冲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5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