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违反法律侵犯人权,从而促成1996年修改刑诉法时限制监视居住地点与方式,基本解决了滥用监视居住的问题。教训犹在,不可不记取。 [13]如必须保证嫌疑人会见 。对此,笔者曾指出,我国对电子监听(监视)等侦查措施并无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更无法进行严格的司法控制以及实施其他保障措施,因此并不具备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034.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也可以监视居住。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七十三条对监视居住的地点问题,也 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第二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仍然认为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6、针对实践中一些重大复杂案件审限不足,影响办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112.html -
了解详情
三)严肃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 要严肃查办党政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人力权、司法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进行权钱 的现象产生。 (二)完善羁押替代措施的立法建议 1.关于监视居住的立法建议 由于监视居住存在条件模糊、界限难以把握、不好操作、诉讼成本高、执行难度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08.html -
了解详情
只能以事后监督为主,难以有效防范。(2)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①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适用中存在的问题。①违反法定条件适用取保候审。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取保 监督不力。因法律并未规定公安机关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措施需向检察机关备案。致使在司法实践中,除非被害人到检察机关举报,否则侦查监督部门对取保候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574.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告知时,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本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条件的,应当及时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二是,犯罪嫌疑人、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辩护律师会见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 第三十八条 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6035.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理由是:第一,监视居住与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完全一样,很容易导致选择随意,取保候审完全可以取代监视居住的功能,并且不能体现出 .7%。 [13]如宁波市各基层检察院20092010年逮捕案件,捕后公安机关改变强制措施的分别只有143人、144人,分别只占总批准逮捕人数(7786人和7910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605.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纳入刑事赔偿范围,也许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些措施对人身自由的损害有限。若刑事司法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程序,对有关人员实行传唤或拘传,在法定时限内 居住纳入刑事赔偿范围。[31]有些法院在审理涉及监视居住的国家赔偿请求案件中, 也会灵活地将违法监视居住解释为变相羁押等, 从而承认受害人可获得国家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6801.html -
了解详情
、团体和个人都没有权力适用刑事强制措施。(2)任何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刑事强制措施,其适用的条件、期限、批准权限、变更、撤销等诸多方面,均必须有《刑事 取保候审的程序缺乏正当性。(3)以变相拘禁的方式实施监视居住。《刑事诉讼法》第57条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所,无固定住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025.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检察机关侦查职务犯罪案件,可以决定使用技术侦查手段。 二是增强了公诉权,主要是增加了对未成年人可以采取附条件不起诉的诉讼手段。检察 收集合法性作出合理解释等。第二,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实施监督。第73条第4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18.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对于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应当依法对被告人重新办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手续。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重新计算。人民法院不得对同一 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第二百四十一条人民检察院在抗诉期限内撤回抗诉的,第一审人民法院不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移送案件;如果是在抗诉期满后第二审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8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