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而最佳的办法就是将两者融为一体,相互取长补短。正由于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两大法系在法律形式上相互接近和融洽,出现了一种趋同现象。我国虽属成文法国家 的案例,它必须是经过一定法定程序由特定机关公布并对审判工作起着指导作用的案例,所以笔者认为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57.html -
了解详情
是法官职业能力建设过程中与业务能力同等重要的内容。要不断完善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大力推行违法违纪审判、执行责任追究制,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 宪法及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颁布后,司法体制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完全分为两个系统。1954年至1982年我国司法体制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19.html -
了解详情
法系更为类似。 中国古代没有陪审制。清末沈家本、伍廷方等人拟定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最早规定了陪审制。后来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均 条款也是一个不完善的条款。随着《决定》和《意见》的出台,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规范工作可能会有所改变,某些方面可能会做到有法可依,但仅靠《决定》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99.html -
了解详情
,根本无法达到陪审的目的。同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合议庭一般由一名法官和两名陪审员组成。如果陪审员与法官享受有同等的权利,那么根据合议庭少数服从多数的 第一审案件,应当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这是审判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有助于人民群众对审判工作进行监督,同时也是对人民群众的法制教育。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21.html -
了解详情
西周就有调处民事争议的裁处,秦汉以来的司法官更是奉行调处息诉原则,到两宋调处呈现制度化趋势,至明清调处已趋于完善。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文化, 司法工作的得力助手和必要补充。各边区政府都很重视调解工作,制定了调解制度,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调解条例、命令、指示。最具有代表性的有1942年的《晋察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06.html -
了解详情
无暇顾及,所谓的强制措施形同虚设,没有起到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告知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讯问犯罪嫌疑人。很多犯罪嫌疑人没有认识到 直诉案件的疏导作用。积极推行案件繁简分流及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制度,进一步推动公诉工作创新发展,结合直诉案件数量多、繁简不一、以简单案件居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98.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的相互联系和整体构成作出评述。 1法律。如前所述,司法追赃活动具有刑事和民事两重属性,所调整的法律关系包括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前者规范的重点是 善意取得制度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物权法》回避赃物的善意取得问题确为物权立法过程中的一个遗憾,但在《物权法》颁布之后,司法解释制定工作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828.html -
了解详情
后时代苏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列宁后时代,苏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然而均以失败而告终。 第一个阶段:斯大林时代社会主义法治探索失败的 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774.html -
了解详情
鉴定。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现行法律对鉴定结论的效力的规定含糊不清。 (二)鉴定的立法现状 我国目前的三大诉讼法中虽均规定有鉴定条款,其中 ,且立足点不同,适用范围有限,难于上升到法律层面,由此,司法鉴定工作的一些实体性基本法律制度,诸如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立条件、司法鉴定人员的从业资格、司法鉴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30.html -
了解详情
债权人会议选任为补充和以债权人会议选任为原则,以法院等机构选任为补充两种模式。前者有台湾破产法为例,优点在于能够及时迅速地接管破产人的 根据企业破产案件的进程和管理人工作绩效分期支付,为管理人解决了可能缺乏应急经费这方面的后顾之忧。 (三)破产管理人职业化管理人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 所谓破产管理人职业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1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