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认为,保护死者自身的权利或者利益的提法与民事权利能力理论和其他基本民事制度有着不可调和的逻辑矛盾。 民事权利能力是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这种 来说这个考虑也不显得特别突出。中国自古没有对死者名誉的法律保护,可是即便今天叹息人心不古的人士,也似乎没有将此归咎于古代对死者名誉保护不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00.html -
了解详情
多数人的专制。如果是由于立法者的疏忽造成,一方面可以赋予执行机关适当的自由裁量权以弥补立法的缺陷;一方面也可肯定司法机关的法律解释权和特殊情形下 。 [10]王泽鉴著《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4-85页。 [11][德]柯武刚 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82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58.html -
了解详情
。(30)刑法的紧缩性并不意味着刑法的作用越来越不重要了,因为在当今社会,公民的自由依然主要依靠良好的刑法,正因为刑法的存在,才迫使人们不去选择犯罪,促使 研究》2009年第1期。 (42)肖仕卫:《刑事法治的第三领域:中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结构定位与功能分析》[J],《中外法学》2007年第6期。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96.html -
了解详情
。[30]刑法的紧缩性并不意味着刑法的作用越来越不重要了,因为在当今社会,公民的自由依然主要依靠良好的刑法,正因为刑法的存在,才迫使人们不去选择犯罪,促使 研究》2009年第1期。 [42]肖仕卫:《刑事法治的第三领域:中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结构定位与功能分析》[J],《中外法学》2007年第6期。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14.html -
了解详情
中心的理性的有限性的矛盾。现代性就是理性。理性源于对传统集权统治的挑战,具有个人自由的个性特征;同时,理性及其发展又蕴涵着建立新秩序的普遍性要求。现代性自身的 在中国的法治追求中,也许最重要的并不是复制西方法律制度,而是重视中国社会中的那些起作用的,也许并不起眼的习惯、惯例,注生经过人们反复博弈而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73.html -
了解详情
典正文体现的民事规则,只是民事法律规范中的极小一部分,只是与国家要处罚的婚姻家庭财产钱债继承收养等问题上的犯罪相关的一小部分。与这些特定犯罪无关的部分 我们的习惯与法律大不相同了。这种差别暴露了我们在理解中国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法律制度出自个人与各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律典的确是中华帝国法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38.html -
了解详情
从企业经济运行的外部关系即搞活流通领域开始,即赋予国有企业对于计划外产品的相对自由的处分权以扩大其自主经营范围,由此实现企业部分产品的商品化。而伴随国有企业之 悄悄地将辉煌多年的经济庭改称为民庭。而在最具活力的合同法制度恢复其私法的本来面目之时,中国民法的私法地位,似乎也获得了最终的确定。 很显然,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31.html -
了解详情
治产宣告制度相当于我国的宣告公民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制度。这种做法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该公民的自由,尽管此时可能维护了第三人利益,但这种交易安全 的探讨。我国曾经有学者认为,法律行为仅仅是一种概念的抽象,不过是把合同、婚姻、继承等行为综合起来而已。我觉得法律行为理论不单单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概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80.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针对该公约第12条有关迁徙自由的规定,英国认为只适用于英国领土,并保留有继续适用其移民法的权利。保留制度的运用增加了条约适用范围的普遍性 有些国际公约,一方面允许直接适用,另一方面又将其内容制定成国内法予以实施。如中国于1975年和1979年分别加入了《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5.html -
了解详情
“身份”与身份权法意义上的身份含义并不一致。今天私法中所谓“身份”,都起源于古代属于“家族”所有的权力和特权。[74]有学者则明确提出:“民法上身份云者 与商业秘密权相似。然而,法律之所以确立隐私权保护制度,乃在于隐私对于自然人的人格尊严与人格自由极其重要,对自然人维持其正常生活可谓不可或缺。显然隐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