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保护被告人乃至法院判决有罪的犯人的合法权利的同时,不能忘记刑事审判的根本任务还是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 二、树立实体与程序并重的理念 实体和程序 的同一认定等需要证据予以证明;而且一些程序法事实,如法官是否应该回避,诉讼程序是否违法等也可能会成为诉讼双方的诉争事实,要判断争议的事实是否存在,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77.html -
了解详情
项为现代各国所普遍确立的刑事审判原则。联合国关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7项规定:任何人已依一国的法律及刑事程序被最后定罪或宣告无罪者 一种违反道德的出尔反尔,也是一种浪费司法资源的行为,可能还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基于法律不保护违背法律道德之利益的最高准则,也应当驳回被害人的反悔请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79.html -
了解详情
普遍采用的定罪与量刑合一模式。二是英美法系国家采用的定罪与量刑程序二分模式。[3]我国刑事审判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定罪量刑混合的模式,庭审普遍被划分为庭前准备 前面试点文本对于阶段性要求的规定,如果法院在庭审各阶段中未能遵守、或做得不到位,就会面临公诉机关、被告人以程序重大违法为由,提出抗诉或上诉请求发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10.html -
了解详情
确保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使得法院不再将公诉方的案卷笔录作为制作裁判的直接依据,这是我国未来刑事诉讼立法的主要出路。但是,在我国刑事审判过程更多的只是具有 下,在高产出、低风险的切身利益驱动下,在功利主义的逻辑下,刑讯逼供等程序违法行为便有了生存的广阔空间。相反,程序性制裁是釜底抽薪式的,对非法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06.html -
了解详情
都应该基于刑罚适用的准确性而注重刑事追诉的准确性,但从刑事诉讼的几个阶段看,刑罚的准确性一般主要是在普通审判程序阶段强调。可就死刑刑罚而言, ,充当执行主体显然也难以让被告人内心信服。因此,由监狱充当执行主体可以解决上述法院或者检察院充当执行主体带来的问题。在现行体制未改变之前,我国死刑执行体制至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38.html -
了解详情
,诉权的有无还要有实然的判断标准。如不符合诉权要件,法院将拒绝提供司法救济,也就不能启动诉讼程序,其意义在于,一方面避免滥诉,可以节约国家的诉讼资源,平衡 中的导入,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樊学勇、陶杨:刑事诉权理论视野下的刑事审判制度改革,载《当代法学》2003年第4期;孙宁华:诉权理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85.html -
了解详情
保证对苏丹政府内外的高级官员和有权势的重要犯罪嫌疑人进行公正的审判,因为审判程序将在国际刑事法院所在地海牙进行,远离这些人所在的势力范围,从而可以避免因 。支持苏丹行动的任何美国人决不能因这项决议而受到调查或起诉。这不意味着违法的美国公民不受到惩罚。我们仍将酌情处分我们自己人。[31]从美国的发言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18.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问题。证据开示制度是当事人主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该制度能够有效防止审判程序漫无目的,从而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从公正的角度来看,证据开示不仅防止了 刑事控告者,在未依法证实有罪之前,应有权被视为无罪。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强调的主要是法院的统一定罪权,并不是被告人应有权被视为无罪,而后者则是无罪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55.html -
了解详情
强制措施制度、改革一审审判方式、增设简易审判程序、完善第二审程序、改革死刑执行方式等等。 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修改针对1979年刑事诉讼法本身存在的缺陷和 对司法机关的内部关系进行调整,逐步减弱乃至消除行政化的色彩,这符合加强法院中立、独立地位的总体目标。统一司法考试在加强司法专业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504.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我国的诉讼采用的是诉讼阶段论,法院对于审前程序没有控制权,况且,在侦查程序与审判程序中介入审查起诉程序实现了公检法机关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原则 事项。对这些专门性问题无须斟酌与衡量,必须启动鉴定,否则视为程序违法或者纳入事实不清的范围。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规定强制启动鉴定的情形可参照《俄罗斯联邦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