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并非等同,但从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看,两者常常是相替代的。在已失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涉外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进一步明确: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是预定的赔偿金。所以合同解除与违约金的责任形式可以并用。其次,有人认为违约金是以有效合同的存在为前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36.html -
了解详情
电子或机械证实方法进行。纵观我国《合同法》条文,并没有显示出对数字签名问题的重视,仍然沿用了原先《涉外经济合同法》的作法,在《合同法》第33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这样的规定,仍然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7.html -
了解详情
承认和支持。因为,这种双方的约定,必须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违反或者不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这种约定很可能是无效的或者得不到相关法律的承认或确认。而在国际贸易中,涉外经济合同所涉及到的相关法律也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所以,了解、熟悉相关法律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陈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65.html -
了解详情
了补充和修改。 对国际习惯,我国的立法和实践均表明了尊重和遵守的积极态度。如1985年的《涉外经济合同法》率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未作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第142条第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19.html -
了解详情
著作权法》。 五、对国际习惯,我国的立法和实践也表明了尊重和遵守的积极态度。如1985年的《涉外经济合同法》率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未作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第142条第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18.html -
了解详情
而说明每一条证明责任法的内容-证明责任分配,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也极实践指导意义。-[1]原《涉外经济合同法》第17条规定的不安抗辩权成立要件是“当事人一方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确切证据”,其中“不能履行”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构成要件。应当肯定,在诉讼实务中,当事人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07.html -
了解详情
二是鉴于WTO 规则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在我国的适用,应将涉及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大涉外经济事项以及其它实体法中已经明确规定了的公证事项列入必须公证的特殊范围。三是对不可预见性的公证事项作为“其它”列入。 (三)关于法律统一实施的问题。鉴于目前 “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61.html -
了解详情
的概念,后为CISG第25条所吸收,进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及学说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原涉外经济合同法第二十九条便参照CISG规定了根本违约作为解除权的发生原因,不同之处在于,我国的立法没有将可预见性作为构成根本违约与否的要件,而这一立场影响至合同法第九十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30.html -
了解详情
示毁约。(注:参见王利明:《民商法研究》第2辑,法律出版1999年版,第499页。)在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第17条,对默示毁约有所规定,但不包括明示违约,因此,其内容与真正的预期违约制度相差较大。《合同法》第108条完整地规定了预期违约中的明示违约和默示违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73.html -
了解详情
了“应当预见”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违约当家人仅对其主观上可以预见到的损失负赔偿之责。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第19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赔偿责任,应当相当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但是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可见,违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