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零八条第(一)项规定,起诉的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利害关系是一种实体上的关系。不对起诉进行实体上的审查,尤其 规定: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被学术界公认为目前我国公益诉讼的唯一法律依据,又称刑事公益诉讼,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471.html -
了解详情
一、上诉审功能概述 民事诉讼制度是利用国家公权力解决民事纠纷的典型机制。 其目的是缓解和消除民事纠纷,维护社会秩序;确定权利义务关系,保护民事权益。 而上诉审则 9月第一版,页10。 陈刚、翁晓斌:转引自李祖军著《民事诉讼目的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页146。 陈桂明:“我国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62.html -
了解详情
申诉时间、审级及申诉和再审理由等诸多方面毫无限制,导致诉讼秩序混乱,使二审终审制形同虚设,终审不终;使终审裁判所涉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受到挑战,严重影响 当事人的利益,被另一方当事人无休止的折腾,一次又一次进行着毫无意义的“纠错”。 参考文献: 1.《民事诉讼法学》 常怡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8.html -
了解详情
审查以后在刑事公诉中附带提起。这两种方式虽然都是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但是有所不同的。前者特点在于,被害人是在公诉机关提起刑事公诉的 权利、义务关系而言,还应当遵循诉讼权利、义务平等原则,即就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设置而言,被害人即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与被告人之间,在民事诉讼的法律地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64.html -
了解详情
突破,它否定了“一步到庭”审判模式合理存在,对于民事诉讼证据法的出台有着重要意义。在证据规则出台之前,《民事诉讼法》对审前程序仅作了七条规定,而 案件应充分发挥合议庭庭前合议优势,认真进行审查诉讼主体,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事实,当事人争议焦点及提交的证据材料。通过召开准备庭会议形式,使法官更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65.html -
了解详情
上无效,但实际上有效。前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意义,但在有些情况下却具有某种意义。形式存在的法律虽然不一定具有实际效力,但它们却标示着某种价值的 ,如果按照伊斯兰价值构建现代法律,这种法律无法满足当代伊斯兰世界的现实需要和无助于解决现代的社会问题。最后,伊斯兰世界宗教与法律的关系与西方文化传统存在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68.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了解。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但数学这门科学与别的自然科学却有着显著的不同。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抽象性。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数学是人类头脑所 克利用博弈理论来考察民事诉讼程序规则,卡茨利用博弈理论分析合同法律中的出价与接受问题,约翰斯顿利用博弈理论阐述合同违约规则,戈顿和利布朗利用博弈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98.html -
了解详情
中正确的规范国家权利与公民权利的关系,也无助于克服或者消除民事诉讼法律中的国家本位主义,也无助于弱化民事诉讼立法中的意识形态色彩。但是,在宪法增加规定人权保障 带有主动性、长期性、全面性、效果明显性等正效应方面的特点,是一种正常状态下的作用。立法指导思想的非理性选择和具体制度的非完备构建固然也会对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5.html -
了解详情
任何人都不能滥用权利,借以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作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任何主体,都必须诚实地履行诉讼义务,行使诉讼权利。 根据这一标准确定举证责任,顺应 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有时存在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同时也是为了体现实体法上的真实和诉讼中的公平的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司法公正。 (二)举证责任倒置的前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88.html -
了解详情
服务,如何通过司法救助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联合颁布了《关于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紧接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在中国这样一个讲究人伦亲情的乡土社会中,诉讼无疑会破坏温情脉脉的和谐关系。“宗法制度在两重意义上塑造了中国农民的法律心理:一是它通过血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