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能力的制约,如果一味地要求被告人全额赔偿有时有可能适得其反,被告人在确实无全额赔偿能力的情况下有可能破罐子破摔,使调解难以达成。但是,使被害人能尽量地 执行过程中,看被告人赔偿不足差额的态度,作为其减刑、假释的条件予以考量。如果被告人积极赔偿了下余的差额,则予以减刑或假释。否则,执行原判刑罚。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28.html -
了解详情
正确运用,必须先了解其理论和立论基础。刑法关于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以及司法上关于犯罪的认定与刑罚的适用,是应该重视行为还是行为人,旧派(刑事古典学派)和新派 和客观因素可能相互分离而单独存在的另一面。而事实上,不表现于外在行为的危险性格或虽有“犯罪”行为的表现但缺乏人身危险性的情况也的确存在。因此,要克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96.html -
了解详情
上如何解决进行探讨。 一、关于犯罪分子确实没有财产可执行没收的问题 从我国刑法规定的没收财产刑适用情况来看,可以分为三种情形:一是在规定对犯罪分子判处 犯罪分子也有使其提供公益劳动的可能,如被判死缓而在缓刑期满被改判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或者被判无期徒刑后来由于表现良好被减为有期徒刑甚至被假释的犯罪分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61.html -
了解详情
所里。所以,如果彻底贯彻社会防卫论和刑罚各别主义,行为者在与已犯罪行的轻重无关的情况下,很可能一生继续被拘禁。就是李斯特,他也没想到把主义、 ,可以例举如下三个法令,这就是1931年司法省行甲第1128号训令,关于假释审查的规定;1933年司法省行甲第1391之1号训令,关于少年刑罚教育令;同年司法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00.html -
了解详情
,正是这些地方法规真正起着决定作用。尽管国家有关减刑的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是全国统一法律和司法解释,是必须要执行 平时掌握的情况,对照法定的减刑条件,评审罪犯的改造表现,列出分监区的上报减刑计划。④公布减刑计划。减刑计划对分监区全体罪犯张榜公布,规定有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8.html -
了解详情
罚金虽然作为附加刑,但是可以独立适用。不能排除因此而导致部分法院将是否实际缴纳罚金作为是否判处自由刑的标准,形成刑与罚互相替代的情况。这不仅使刑罚失去了 再次明确,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不得假释.这标明了我国刑法对累犯的重视和惩罚力度。但累犯如何适用于未成年人,则同样众说纷纭,有学者主张对未成年人不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6630.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准许。 7.对因犯罪受审或者执行刑罚的台湾居民,应当依法平等适用缓刑、判处管制、裁定假释、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实行社区矫正。 8 。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规定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台具体落实措施;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统筹谋划,推进落实。各地人民法院出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7991.html -
了解详情
的功能上有一致之处。 与审判权的能动不同,检察权的能动不是当问题找上门来之后的主动,而是要求其主动出击,查看、督促法律被遵守和被执行的情况,并采取 行政诉讼中的法律监督不到位。就微观而言,公诉裁量权的适用范围过窄,不起诉决定的法律效力不稳定。第二,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立案监督缺乏有效措施,立案监督的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23.html -
了解详情
时间不得低于15年。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的规定》第六条规定,对于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如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刑。无期徒刑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最高徒刑是无期徒刑的,并不适用于最高刑罚中只有一个无期徒刑的情况。也就是说,如果对罪犯的最高刑罚中有且只有一个无期徒刑,那是可以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77.html -
了解详情
于国家荣誉、利益或者其他有社会危害性的言论等。1995年3月8日《关于实施公安机关对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罪犯的监督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 情理。但采纳第三种观点,会不会导致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的法外适用并由此造成剥夺政治权利的滥用,确实令人不无疑虑。前两种观点对国家机关所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