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刑罚法定原则 (一)刑罚法定原则的概念和内容 刑罚法定原则,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这种行为处以何种刑罚,必须预先由法律明文规定的原则。刑罚法定原则是 都产生影响。因而,根据这些情况依法该减刑的减刑,该假释的假释,该撤销缓刑的撤销缓刑,该撤销假释的撤销假释。有些犯罪,刑法规定在判处严重处罚时不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90.html -
了解详情
某的哥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法院认定张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在缓刑期间,张某到法院起诉离婚,经法院调解,双方和好。不久,双方又 法院才能够判决准予离婚。 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是判决离婚与不离婚的标准,而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的判断标准又是什么呢?目前,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中适用两种方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95.html -
了解详情
情节的名义做出了这次折衷 的判决(注:之所以判了免予处罚而没有判缓刑或者罚金,是因为无论是缓刑还是罚金 都属于刑事处罚,而根据各个大学的校规校纪规定,受过 遵守)的意思。只要具有全局指导性并且被广泛认可,就可以认为它是原则,至于是否基本,有什么差别呢?所以,我在这里将人道原则、刑罚个别化原则与罪刑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04.html -
了解详情
罪没有判决时该如何处理,我国《刑法》亦未作规定。此时,对于死缓犯是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还是直接将其改判为死刑立即执行? 这都需要法律作出明确 执行死刑,实际上与死缓的2年期间已经没有多少关系了。也就是说,什么时候核准死刑并签发了死刑执行命令,什么时候就执行死刑。 导致错误解读的主要原因恐怕在于《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66.html -
了解详情
的减轻处罚的情节,即法院有权按照自己的裁量认定任何情节是减轻情节,只不过需要在判决书中指明法院根据什么理由认定何种情节为减轻情节。第64条规定了判处比法定刑 一种意见就主张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对被告人李建贵判处3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适用缓刑。如果这种主张被采纳,在量刑上也无不当,但却属于法律适用错误。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71.html -
了解详情
他在另一处讲话中还提到,立法需要有两个根据,一是实际情况,二是宪法。 他批评有的人说什么,法可以脱离政策、方针,严肃指出决不能那样。 第三 按其中重的罪从重处罚,有时还同时规定适用轻罪的附加刑罚金。 8.在缓刑制度上,增设了战时缓刑制度。 9.在分则罪名上,1979年刑法典只有130个罪名,经过单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301.html -
了解详情
的,也是以某类犯罪的既遂作为基准点,确定量刑,然后再根据犯罪情节,确定具体的刑罚。所以笔者认为在刑事审判实务中,首先要确定被告人犯的什么罪,在 程序审理的案件也应适用合议制度,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特别免于刑事处罚的,判处缓刑的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才更利于量刑的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法官办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980.html -
了解详情
较重的案件判处缓刑、管制甚至免予处罚,这些都影响了刑罚应有功能的实现。 (二)不规范量刑现象的存在,对于刑事审判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 辩论。 量刑辩论适用于所有的事实清楚,证据较为充分的案件,应该不存在有什么特例。 七、推进量刑规范化建设 (一) 制度完善 现阶段最高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司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53.html -
了解详情
的宪法的保护。[11]如果说宪法不规定非政治性的言论自由,那么该由什么法律来规定?抑或是什么法律都不需要加以规定?因此,主张宪法只保护政治性言论而不保护 内。1995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公安机关对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罪犯的监督管理规定》指出: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在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85.html -
了解详情
另外在犯罪矫正环节中,除监狱所执行的徒刑以外,劳动教养是我国具有特色的又一种改造手段。对于缓刑以及假释的观察和监督,我国也并未设立专门的职位,而是由 国家机关有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性质以及不同的职责管辖范围,便得出侦查权由什么机关行使便具有什么性质的悖论 。因为犯罪本质上只是社会危害行为的一种程度质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0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