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立案 第三节 破案、销案 第九章 侦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三节 询问证人、被害人 第四节 勘验、检查 第五节 搜查 第六节 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 第一百七十二条 公安机关侦查犯罪过程中,根据需要采用各种侦查 手段和措施,应当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 【章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519.html -
了解详情
视为已造成了危险状态,结果已经出现。然而这一炸药置放在铁路上,是否就是犯罪过程的最终结果,这一状态是否不再向前延伸发展?当然不是。我们无论如何不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等等。 [31]参见赵秉志:《犯罪未遂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48页。 [32]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16.html -
了解详情
论还不足以为废除肉刑提供民意支持和具体方案。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百姓,面对犯罪问题,高唱人道的凯歌无济于事。 (二)经济决定论 随着封建经济制度取代奴隶制度,人 ;肉刑的反复,是在寻找社会成本更小同时能够实现肉刑预防犯罪和实现报应的刑罚功能的替代刑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用社会成本最小的刑罚实现最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78.html -
了解详情
的概念。}但斯求贝尔是19世纪初期的主观主义者、特殊预防主义者,他认为犯罪结果不属于Tatbestand之内,而费尔巴哈从一般预防主义、客观主义的立场出发, 是构成行为的核心要素。 三结语 综_t,我们简要探讨了犯罪构成理论在西方的发展历程、完善过程。犯罪构成理论,是现代刑法学理论的核心,它在刑事古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58.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道义上的非难可能性。狭义的责任理论则要求在犯罪构成体系中的责任判断部分,应具体考察行为人非法意志的形成过程及对这种非法意志的可非难性,从而解决 的主观方面进行客观化处理,因而无法进行个别化的责任判断。这种理论的缺失对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影响非常明显:理论上,使主观主义的思想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48.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司法权尤其是刑罚权滥用的良苦用心和对公民权益悉心关注的人文关怀,因此,在犯罪构成体系中同时进行有罪与无罪的双向评价,无疑有助于将整个体系塑造成为罪 性层面进行是否具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意外事件事由的判断,使整个犯罪成立体系判断一行为是否犯罪的过程在结构上更完整、逻辑上更连贯,同时也进一步充实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63.html -
了解详情
不难看出犯罪构成理论的构建目的和意义只有两个:一是为司法实践者在对犯罪的确证过程中提供一个客观,公证,经济、简便的科学定罪模式。二是使法律适用者 的行为和行为可能导致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是否有认识和认识能力的问题,它理应属于犯罪主体要素刑事责任能力评价的范畴,因为对于一行为的性质及其后果是否有认识能力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55.html -
了解详情
,就不能算做作案?因为此时案件并未形成。第三,用作案一词表述犯罪过程与行为,不能准确反映犯罪人的责任,司法上难以掌握处罚分寸。所谓作案人, 能被采用。 根据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普及状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大环境,犯罪手段更加隐蔽诡诈,其科技含量逐渐增高,秘密取证措施已成为必须,因此,立法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494.html -
了解详情
真正构筑对抗制的审判方式。 4、警察出庭作证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在我国刑事庭审过程中,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常常辩称警察有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而要求排除非法证据。 行为人投案自首时,那么以后法院在对这起案件进行审判的过程中,该警察应当就他所目睹的犯罪过程或者抓捕经过或者盘问、受案情况出庭加以证明。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90.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具有致命性的危害。这一过程导致职务犯罪的原因,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政治上,权力腐败破坏国家政治 上的保证;二是要抓紧制定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的法律;三要抓紧制定对违法违纪和犯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严惩的法律。②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改善执法条件,保证严格执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