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大区别,但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即都是国家司法机关运用司法权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与纠纷的活动。从诉讼理论上说,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提起,原告 事实有误、适用法律不当或定性不准、量刑畸轻畸重需要抗诉的,由科长报告检察长提请检察委员会决定;属审查起诉办案人员审查不严、建议量刑不当,致使判决刑期在幅度之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233.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提出上诉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而如抗诉案件要不要指定辩护?未提出上诉的同案死刑被告人可不可以指定辩护?这些问题并不 刑事诉讼法第40条规定随时所作的解释,对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诉讼代理人不应当限定为在开庭审判前。这种随意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5.html -
了解详情
了很不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几方面: 一是人民群众不按法律的正常渠道去解决问题,当事人一旦不服判决就通过找关系、找市委领导、上访等非正当的 检察机关根据具体的案件的性质、情节、社会影响以及维护法律的需要做出决定。 (3)提起抗诉 提起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所做出的民事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上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83.html -
了解详情
没提请法院裁决时,可以主动申请法院裁定减刑、假释,这是借鉴吸收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中的优点的体现。这样,既能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提高审判 ,为保障罪犯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应赋予罪犯、被害人在不服减刑、假释裁定时的上诉权。对检察机关提起抗诉或罪犯、被害人提出上诉的减刑、假释案件,上一级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57.html -
了解详情
(四)依法抗诉 对行政机关违法行政,而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又作出错误裁判,支持行政机关的错误决定的,依法进行抗诉。如:寻村镇某村第二村民组不服县法院行政 公共利益的违法行政行为,由于受直接利害关系原则的制约,公民无法起诉。尤其是对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无人监督就会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53.html -
了解详情
陪审员在决定判决书时,以多数的意见为标准,倘若争执不决时,应当以主审的意见来决定判决书的内容。如陪审员之某一人有特别意见,而坚决保留自己的 ,一切剥削分子没有担负辩护人的资格。 7上诉和抗诉制度 上诉 1930年5月闽西苏维埃政府《裁判条例》即有上诉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原审判决,得在法定期间内提出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238.html -
了解详情
,而是拥有启动再审程序权力的"决定者"。再次,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仍然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或检察 再审抗诉,法院必须再审,即检察机关可以启动再审。这种再审抗诉与被告人一方的申诉相比,完全不具有平等的地位和效果,也使得控辩双方的诉讼地位严重失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13.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内容。包括:1、法庭组成人员是否合法;2、审判程序是否合法;3、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是否得到保障;4、是否违反法定诉讼时限;5、就程序 ,尽早作出是否支持抗诉的决定并为抗诉作好开庭准备。同时,该制度的建立对上级检察院支持抗诉工作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防止上级检察院轻易不支持抗诉的情况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20.html -
了解详情
了很不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几方面: 一是人民群众不按法律的正常渠道去解决问题,当事人一旦不服判决就通过找关系、找市委领导、上访等非正当的渠道 机关根据具体的案件的性质、情节、社会影响以及维护法律的需要做出决定。 (3)提起抗诉 提起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所做出的民事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上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56.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础。 首先,职能性、程序性规定具有难以避免的盲区。其法定化、规范性的特点,决定了不同角色之间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如时间、方式、效力等)实施制约和监督 一方当事人,也必然造成当事人诉讼权利和诉讼地位不平等。所以,只能是事后监督,即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时提出抗诉,但不能提起诉讼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99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