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的动产应以一个月以内酌定合理期限,若是不动产或需要登记的动产,可参照《民法通则意见》第118条规定:出租人出卖出租房屋,应提前三个月通知承租人, 财产的利害关系较之于承租人更为密切,其所尽义务要高于承租人,从义务与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共有人优先购买权也更为优先。另外,承租人较共有人没有优先行使购买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27.html -
了解详情
完整的不动产登记法,有关不动产登记的规定分散在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中,对不动产登记机关的赔偿范围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无具体规定,只有建设部《城市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 归责原则是什么呢?根据《物权法》第21条规定可以看出,登记机关因错误登记的归责原则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物权法》第21条第1项所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12.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不能把这些原则贯彻得很彻底,因为我们婚姻的效力最终来源于登记,来源于行政上的这么一个手续。但是这个登记的效力是什么,对婚姻而言是生效要件 的法律效果。 由于否定物权行为理论曾经一度成为民法学界的主流,中国担保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及合同法都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 担保合同其实是一个更为复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72.html -
了解详情
抵押权;(3)顺位确定原则,其中又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抵押权的顺位按登记的先后决定,登记在先的不劣后于登记在后的,二是顺位一旦取得 因抵押权的实行而导致消费者丧失房屋所有权。以上海的情况为例,目前上海市的有关规章虽然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已建成商品房设定抵押权的,在抵押权存续期间,不得销售该抵押物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27.html -
了解详情
、瑞士民法、奥地利民法、我国1930年民法等,均采纳公示实质主义的立法体例。我国物权法颁布之前的担保法和城市房地产法等,在解释上也采纳公示实质主义的立法 ,我国物权法建立了公示实质主义的原则。物权法第9条规定: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39.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在以下几点:(1)治理结构不如公司健全。公司按照分权制衡,民主决策的原则,在公司内部实行管理机构职能分工,股东会行使最高决策权,董事会及经理行使执行 创业投资企业,向国务院管理部门申请备案。在省级及省级以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创业投资企业,向所在地省级(含副省级城市)管理部门申请备案。 (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490.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的情况下,公共利益是不同的,情况相当复杂,物权法不宜对公共利益作出统一的具体界定,还是分别由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单行法律规定较为切合实际,物权法 没有明确究竟采用了那种审查制,而只是在调研我国不动产登记的实际情况并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有关问题作出了原则规定(第11、12条),目的是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97.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通则》、《担保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都在不同层面上实质地调整着物权关系, 但是这些法律之间缺乏系统性与 另有约定外, 自合同成立时生效; 未办理物权登记的, 不影响合同效力。[2- 4]区分原则在保护交易安全方面的意义是: 从逻辑上说, 只有房屋买卖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96.html -
了解详情
66条第1款确认了抵押权优先于租赁权的原则。( 3)借鉴日本民法的短期租赁保护制度[3],经登记后的抵押物短期租赁(如建筑物的租赁期限在3年以下的为 合同的方式预售给购房业主,业主享有合同上的债权,经预告登记,此种债权就成为一种所有权的期待权,具有物权性质。在房地产交易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开发商将正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40.html -
了解详情
侵害。因此,允许受害人直接对民事行为主体提起民事诉讼不仅符合经济诉讼的原则。,而且有利于当事人实际损失的救济。 综上,笔者认为,民事行为虽经行政行为审批和登记 起,其就对房屋享有所有权,不会认为其在未登记前不享有所有权。这也决定了房地产登记均为形式审查,其一般不对民事关系的真伪进行审查。鉴于这种登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