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庭长参加合议庭担任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审理案件时,才拥有审判职权,院长、庭长审批制度导致审与判脱离,很难保证案件质量。只有经终审的裁判在发现有新的证据(符合民事、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中的规定)足以证明原判可能有错时,方可立案再审。取消法院院长启动再审的权力,以防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1.html -
了解详情
当院长、庭长参加合议庭担任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审理案件时,才拥有审判职权,院长、庭长审批制度导致审与判脱离,很难保证案件质量。只有经终审的裁判在发现有新的证据(符合民事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中的规定,足以证明原判可能有错时,方可立案再审。取消法院院长启动再审的权力,以防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36.html -
了解详情
院长、庭长参加合议庭担任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审理案件时,才拥有审判职权,院长、庭长审批制度导致审与判脱离,很难保证案件质量。只有经终审的裁判在发现有新的证据(符合民事、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中的规定)足以证明原判可能有错时,方可立案再审。取消法院院长启动再审的权力,以防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84.html -
了解详情
、庭长参加合议庭担任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审理案件时,才拥有审判职权,院长、庭长审批制度导致审与判脱离,很难保证案件质量。只有经终审的裁判在发现有新的证据(符合民事、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中的规定 )足以证明原裁判可能有错时,方可立案再审。 正确处理健全法官自律机制与审判权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16.html -
了解详情
了书面“回复”,明确被告早已许可第三人的建设申请。原告不服起诉,要求“确认被告对第三人做出的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行为无效并予撤销”。庭审中,依据被告提供的证据查明:被告所谓已许可第三人建设项目申请的事实实际上并不存在。据此,原告请求将原诉讼请求变更为“判令被告履行法定职责,依法查处第三人的违法建设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6.html -
了解详情
组织和个人必须予以尊重,非经法定程序(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不得变动。而在民事诉讼中对作为证据存在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只能审查 )一方面以房屋权属登记机关不予变更登记(或作出的房屋变更登记违法)为由提起行政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房屋权属登记机关履行房屋变更登记(或撤销房屋变更登记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97.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公务员与国家关系乃特别权力关系,公务员不得对其身份上所受处分提起行政诉讼,但经大法官屡次解释之后,公务员对于公法上财产权之争议,以及免职处分或 行政行为的事实上与法律上的理由。(人民法院认为必要,亦可自行收集证据)台湾地区行政诉讼奉行职权主义原则,(注:事实上现行行政诉讼法颁布之前,台湾行政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40.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不服的,不能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只能由法院在民事或刑事诉讼中将其作为一个证据来审查。这对当事人来说最多只能算是一种 “当事人仅就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伤残评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也没有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787.html -
了解详情
悲观的。 由于没有家事程序规范,目前涉及家事或身份关系诉讼案件,一部分借道行政诉讼机制解决;一部分适用财产诉讼规则解决。身份关系诉讼的一些基本制度和原则无法 而且必须适用于某类纠纷的全部情形,具有普遍适用价值或指导意义。而行政诉讼时效、证据规则、审查对象、判断标准等均不适用瑕疵婚姻效力纠纷,无法承载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727.html -
了解详情
)裁决的执行采大总统批令主义。 (三)国民政府时期--行政法院时代 国民政府时期的行政诉讼制度,以行政法院为代表。南方国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后,为行使对官吏纠 。此外,并规定当事人的文书提出义务,对于他造的证据妨害行为,设有推定效力的规定。 关于行政诉讼进行的方式,采言词、直接及公开审理主义,即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