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荒谬结论。条件说主张逻辑上的必要条件都是原因而且等价,这难免与普通人对原因概念的通常理解严重不符。刑事案件主要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用物理意义上的因果概念 成果,而归责于行为人。② 客观归责理论是先前由条件理论,而后由相当理论所描述的刑法归责原则的必然发展。③它对相当说进行两个层次的划分,即明确区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51.html -
了解详情
自首。笔者认为,从法理上讲,应当予以认定。理由是: (一)这一解释与法律规定不符。从《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来看,仅是规定余罪 机关尚未发现犯罪事实的场合,如果根据被查询者携带、使用等物品的可疑性,或者与目击者、知情者描述的某种犯罪之嫌疑人的体貌特征、活动规律等方面的相似性,司法机关等有关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326.html -
了解详情
它的辩证发展经历了逻辑、自然、精神三个阶段。他的哲学是对应于三个阶段的描述,因而相应地形成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 所产生的能动。自由意志的外在普遍性,就是法。如果一个现实存在仅仅是现象,而与自由意志的本质不符,或者说,它并不反映自由的意志,那么它就不是与本质相统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945.html -
了解详情
社员权等传统权利并列的一种独立的权利形态。该学说还指出,股权所有权说与一物一权主义不符;债权说无法解释股东的公益权,也很难界定股东的直接投资行为和债权人 ,公司是人合、资合兼具的法人团体,封闭性公司是从人合角度对公司的形象描述。尽管公司法未明确规定公司对股权转让享有审查权,但也未规定公司不享有审查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127.html -
了解详情
场合,比如汽车驾驶人遇有小孩在前方行走,就应当予以更大的注意,防止其为不符 合交通规则的行为。 3.行为人由于可归责于自己的原因有违反规则的行为,如 四方面要件说: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是对犯罪构成的平行描述,只有四个方面的要件均符合,方认为构成犯罪。我国刑法理论中,对于故意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07.html -
了解详情
或过失的加害行为则无需如此做即可实现有效威慑。 最后,这种观点与立法实践不符。现行法中主要有两种现象与此观点相矛盾,一是不同类型的侵权行为对主观状态的 中的商事利益以及商事利益的可移转和可继承性,只是对某些人格权中财产利益的客观描述,无独立的必要;第二,商事人格权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其无法与人格权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456.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两造当事人间、有时是存于三角关系之中,型态不一。虽其具体之内涵难以描述,但学说上仍试图将「纯粹经济上损失」概念归纳为以下四种[10]:(1) 适例如:会计师于公开说明书上陈述之意见因过失有误,倘公司资产之实际价值因此与账面价值不符,则信赖该会计师意见之投资人便受有股价的损失;又例如于借贷案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979.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款行凶概念的引进。从语词性质上来讲,行凶一词仅仅是一个描述动作的词汇,与其后的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对于这类刑法条文中的词汇应该依据具体的案件事实进行合目的性解释,才能对行为人不符常规、法律界定模糊的行为性质进行准确认定和威慑,使行为人为风险性犯罪行为的可能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69.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从法律目的来看过广,则应对其文义所涵盖的案型予以类型化,然后将与该法律目的不符的部分排除出其适用范围。目的性限缩是一种法律漏洞补充的方法,因为它 问题存在诸多的理论之争,但是,这种争论只是关于如何用一种概括的语言来定义或者描述权利,而通常不是质疑权利和利益的区别。比如,我的价值100元的衣服被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53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同时,还应看到,所谓机器不能被骗的表达只不过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肯定机器本身不能被骗并不能当然否定利用机器实施的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行为 行为人使用虚假的磁条卡信息,不符合银行实际记载的信息或者尽管表面符合但与卡片真实持有人身份不符的,使得机器在符合设计程序的条件下做出迎合行为人非法要求的反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8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