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部分提出上诉。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是否提出上诉 案件,发现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刑事部分确有错误的,应当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刑事部分进行再审,并将附带民事部分与刑事部分一并审理。第二审期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124.html -
了解详情
领域有了变化,例如新设恶意诉讼、小额诉讼、公益诉讼等,其中最引笔者关注的莫属审判监督程序的修订,特别是对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权力配置、程序设定 英国的私诉制度大同小异。但是没过多久,殖民地的刑事起诉就开始背离了英国私诉起诉主义,转向公诉制度。1643年,弗吉尼亚殖民地任命了美国第一位检察官长。1704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849.html -
了解详情
庭审法官单独加以解决,而事实裁判者(即陪审团)却不能参与其中{4}。而我国刑事审判程序并没有明确区分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庭审法官既负责调查证据收集的 有疑问时可以展开庭外调查;对于原审判决在事实认定方面的错误,法院可以主动地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 [20]达马斯卡关于定罪之证据障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358.html -
了解详情
和增长是对这种监督的有益补充。刑事工作应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网络民意恰恰为实现此目标提供了判断与修正的平台。刑事审判合法是职责所在 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79 页。 [10][意]皮罗克拉玛德雷:《程序与民主》[M],翟小波、刘刚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2495.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会同有关部门,对1997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发布的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进行了集中清理。现决定废止1997年7月1 关于报送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改判死刑被告人在死缓考验期内故意犯罪应当执行死刑的复核案件的通知 2003年11月26日 法〔2003〕177号 已被刑事诉讼法代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8676.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这类场所不隶属于侦查机构,但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仍处于审前程序当中,且羁押犯罪嫌疑人对于刑事审判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因而该场所仍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 将其解送警察机构或羁押场所前适时进行讯问。法国《刑事诉讼法》第62条规定,司法警察助理官可以在一名司法警官监督下,听取任何有可能就正在调查中的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5297.html -
了解详情
一)明确公诉人出庭,完善诉讼结构 一项刑事审判程序,公正是基础,不能因效率而牺牲公正,只有在保障了基本的诉讼公正的基础上才能够追求效率。1996年《 ;再次,公诉人出庭是行使其控诉职能的需要;最后,检察院派员出庭是履行审判监督职能的需要。[6]至于公诉人在庭上的活动和程序如何简化,那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72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复杂性、案件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在刑事法领域,司法人员的裁量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程序推进的裁量。在程序的运转过程中,从立案到 标准的科学化 指导性案例所选案件应当是裁判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非处于审判监督程序且未涉及个人隐私、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裁判所涉及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604.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 奉行的是与最高人民法院不同的刑事政策(诸如可杀可不杀的要杀的政策),那就会与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能相悖,也完全不符合死刑复核程序的基本功能。 因此,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28.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的能动司法。司法能动,又称司法能动主义,是相对于司法克制主义而言的,最初源于美国后来扩至西方。司法能动在美国主要指在司法裁判过程中,能否进行 存在大量空白点,缺乏实际的约束力。第三,刑事审判监督缺位,措施滞后,手段无力。对于法院一审的自诉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以及上诉引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