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判决书的创新与完善拟提几点建议,供商榷参考。(一)行政判决书内容和体制上的改革与创新。1、首部:最新样式已较1992年样式有较大 委员会讨论记录保密制度。我国诉讼法均将合议庭、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列为不对外公开的内容,合议庭组成人员或审判委员会委员就案件发表的意见一般仅限于“内部掌握”的程度。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63.html -
了解详情
85条),旨在说明行政判决书的效力,并且是同“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行政赔偿调解书”捆绑在一起的规范,并非对行政判决书内容和制作要求的规范。 )法院确认的事实。 这样的安排符合诉讼模式的要求,是三大诉讼模式下判决书共性特征的体现,同时也符合判决本身的内在逻辑性。 3、“判决理由”具体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1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判决书写作的几点建议,供商榷参考。 (一)行政判决书内容和体制上的改革与完善。 1、首部: 最新样式已较1992年样式有较大突破,其将 内部掌握的程度。这一规定明显与程序公开原则相悖,也可能造成当事人对公开判决内容的公正性产生怀疑。允许当事人查阅合议庭、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记录,接受社会的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90.html -
了解详情
了不知所云,根本达不到定纷止争的目的。(二)判决书内容表述不明确。一份好的一审行政判决书当是表述明确的,无论在诉讼参加人的身份确认上,还是 的内容,有的甚至将起诉状、答辩状的错字、错字都原封不动地搬了上来,这样不行。判决书对当事人的诉请和答辩必须进行高度概括,准确浓缩,从中体现出当事人双方的交锋。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76.html -
了解详情
从一份蹊跷的行政判决书说起 秦旭东 以下是辽宁省普兰店市人民法院[2000]普行初字第9号判决书: 原告:韩振玺,……系普兰店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警察…… …… ,就案件中的被告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精神状态所进行的鉴定,鉴定的主要内容涉及刑事责任能力、民事行为能力、诉讼能力、作证能力、性自我防卫能力、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0.html -
了解详情
第五十四条的有关规定。 (三)本院认为部分内容的规范表述。 通过以上分析,行政判决书“本院认为”部分该写些什么也就有了答案。总的来说,“ P31,江必新著,湖南省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2000年6月汇编。 注③:参见《行政诉讼法疑难问题探讨》P203-204,江必新著,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5月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44.html -
了解详情
当该认识错误属于不可避免时,就应当阻却责任,不构成犯罪。⒂因此,只要搞清行政违法性认识错误究竟属于事实的认识错误还是违法性的认识错误,该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笔者认为 刑事判决书、(2009)杭上刑初字第248号等判决书中的相关内容。 ⒀参见[德]罗克辛:《德国最高法院判例.刑法总论》,何庆仁、蔡桂生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448.html -
了解详情
中,最高人民法院主要是通过批复、指示的方式指导下级人民法院办案,这种方式带有明显的行政审批色彩,既违背了直接言词原则以及审判中立等一系列程序公正的基本要求,也 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18]陈界融:《论判决书内容中的法理分析》,载《法学》1998年第5期。 [19]山里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9.html -
了解详情
的前提下,会因此导致在应对具体适用条件中,条款用语的构成要件等内容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最基本的表现为,原本较为抽象的,具有不确定法律 人民法院公报》2004年第11期,第34-35页。 [22]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01)一中行初字第149号。 [23] 《中国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22.html -
了解详情
,须依赖于另外一个问题,而后面这个问题不构成诉讼的主要标的,但是决定判决的内容,这在法国称为附属问题。附属问题的管辖权受两个原则支配:其一是先决问题 民事部分的判决同时生效,则两部分的判决应当同时执行,如果当事人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书的行政部分上诉,对民事部分没有上诉的,不宜对民事部分先行执行,而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