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甚至会直接影响到财产是否继承问题,因此对于该问题的讨论还是有实际意义的。个人认为,民事二审判决的生效日期应以最后送达日为准,理由如下:1.《民事 判决书。而男方在2007年5月27日在海南因车祸死亡。这个案子就有意思了。如何认定二审判决生效的时间就成了关键。顾女士向湖北省高院申诉,要求撤销二审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8003.html -
了解详情
控被双方的法定上诉、抗诉期间未提起二审程序后确定,二审法院和终审法院的判决、裁定生效时间应为当庭宣判之日。在后一种宣判方式中,由于在司法实践中常常存在上级法院委托下级法院宣判的情况,这当中必须考虑判决、裁定书制作的时间和邮寄路途中消耗的时间,因而一审法院判决的生效时间应以实际送达被告人为基础,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63.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但司法实践中,由于地域或时间等原因,定期宣判的,法院并不一定都专门安排开庭宣读裁判文书,而是通知当事人领取判决书或送达当事人。 案件因为种种巧合,触到了目前我国法律的一个空白点。目前我国的法律仅规定二审判决是生效判决,并没有明确具体的生效时间。那么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7937.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大家就理所当然地、长期地不当它是一回事了,加上一向对程序的不重视,没出大乱子,真没人当它是一回事。 仔细搜查了一下,发现对 。而男方在2007年5月27日在海南因车祸死亡。这个案子就有意思了。如何认定二审判决生效的时间就成了关键。顾女士向湖 北省高院申诉,要求撤销二审判决。湖北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3981.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范的过程。因此,有学者认为,判决的成立与生效的判断标准和法律控制目标不同。判决成立与否是事实判断问题,其成立规则是事实构成规则,这一事实构成规则 既判力等效力。 五、我国民事终局判决效力确定时间界限 由于我国立法所规定的审级制度是二审终审制,本文在探讨我国民事终局判决的确定时间界限时将终局判决区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716.html -
了解详情
均既审理事实争议又审理法律争议,而第三审法院只审理法律争议,因此可将第一、二审统称为事实审,将第三审称为法律审。考虑到这个因素,前述既判力的标准时( ,第165页。 [3] 需要说明的是,既判力的时间范围与判决的确定时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判决的确定时间,在我国又称判决的生效时间,通常认为第一审终局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5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事实。但是,只要行政行为所确定的法律事实一发生,行政行为即告生效。其实,附款所规定的生效时间多为执行力的发生时间。在行政行为内容具有可分 被区政府采纳,区政府至今没有经法定程序作出任何撤销或变更该《安置通知》的决定”。因此,二审法院判决本案被告履行法定职责。因此,受领与告知、知悉并没有实质性区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13.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价值基础,应摒弃以国家本位主义为基础出于行使审判监督权的目的而设置再审程序的价值取向,而应重新定位于受到二审终审瑕疵生效判决的当事人基于其自身受到的特别 一项再审原则确定下来。二是现行《民诉法》未对再审申请的立案审查作出时间规定,往往导致当事人的申请提出后便无下文,严重危及当事人再审申请权的实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57.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本案如何解决,其关键在于二审法院已作出,但女方尚未领取的二审判决是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从诉讼理论上看,实际上就是判决效力的时间确定问题,当然主要是既判 能不依其他条件而直接导致该结果。因而在此种案件之中效果的实现与法院的生效判决之间是间接的关系,并非是执行力的体现。如果按此观点则势必会将判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822.html -
了解详情
、统一法律适用。[6] 上诉制度的首要目的还是防止错判,对受到不公正判决的被告人进行救济。[7] 通过上诉审,把未生效裁判的错误纠正过来,有利于降低错误 第一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8条规定,检察机关参加二审案件办理工作的起算时间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必须在开庭10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查阅案卷。检察机关办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5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