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证据规定》)将《民事诉讼法》确立的这一权利具体化,明确了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情形包括三种:(1)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 申请复议一次;如果一审中的申请法院未准许,二审法院认为拒绝错误的,二审法院应当调查收集,收集到的证据可以作为新的证据在二审中使用。[5]应当说,这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6.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是上述两份挂号信自交寄之日起一年内上诉人可以自行查询,至提起诉讼已过查询期,故上诉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二审法院准许了上诉人的申请, 约定,长江公司对投资公司查出漏瞒报数额承担10倍赔偿责任,华侨公司依照合同约定可以获得10 倍经济赔偿。根据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华侨公司亦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举证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7.html -
了解详情
而没有调查,或其它当事人因客观原因确实无法自己取证申请法院调查取证却未获准的情形下进行调查取证,有效的实现了实质意义的举证平等,这在当前我国当事人诉讼能力不 在实务中也得到了支持,最高检《办案规则》第十七条列举的四种可以调查取证的情形,第一项即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由于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主要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618.html -
了解详情
更有可能、也更有必要成为一个新的法治增长点。因为法院为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若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之权利尚且难以保障,更不可能期待当其面对其他单位 因素颇广,在现有条件下,主要通过解释论上的努力,借助于二审案件分流机制,也不失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方案。 【作者简介】 孙远,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副教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66.html -
了解详情
在复议后仍未准许的情况下,当事人在提出上诉时,还可以继续向二审法院申请调查取证,如果二审法院认为应当准许,就会自己来帮助当事人收集证据, 。 [11]1979年,最高人民法院民事一审案件的统计表上共列了10类纠纷,全国法院受理的一审民事案件也只有389943件。 [12]1998年,仅民事案件就有6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06.html -
了解详情
法第64条第2款的规定予以细化,一方面规定了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具体情形,另一方面规定了当事人申请与法院处置这一问题的程序。按照《证据规定》,当事人 事实问题,在审理中也要接受当事人主张的新事实和新证据,所以在第二审中仍然存在着上诉人向法院(尽管二审中申请法院调查取证要比一审少得多)申请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28.html -
了解详情
困难,且该当事人所提供的佐证也基本能证明这种重大困难的存在时,可以视为符合依申请调查取证之条件。在此必须注意的是,由于公平正义的实质是法律之外的道德 之原则,在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相互矛盾又势均力敌时,如果当事人一致同意以法院调查的结果为准,即使所调查收集的证据不符合《民事证据规定》所确定的范围,法官仍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96.html -
了解详情
勘验,审理案件的法官最清楚,也只有法官才能决定是否有必要进行勘验,因此,虽然当事人也可以申请法院进行勘验,但法官在认为有必要勘验时,即使没有当事人的申请, 实体法这一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9]尤其是,在法官有能力、有条件通过自己的调查取证行为查明案件事实的情况下,却放弃了发现真实的努力,这很难说是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07.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者,应当根据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来对案件事实作出判断。因此,如果允许法院调查取证,显然背离了中立的角色。有学者认为行政诉讼的宗旨之一是为公民、法人 的情形。当事人由于诉讼能力的欠缺,可以申请法院调取证据,这种情形属于当事人举证,举证责任仍由他们承担,不属于依职权取证。司法的中立性要求裁判者对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874.html -
了解详情
拍照取证,并开具《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一审、二审法院认为,被告(被上诉人)的证据合法有效,予以采信。[13]这类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 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法律规范都没有规定行政机关是否可以秘密调查取证,甚至往往规定必须表明身份、当事人在场。但也有个别法律规范规定特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37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