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法释[2001]17号(2001年5月22 你院渝高法明传〔2000〕38号《关于在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侵占本公司财物如何定性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在国有资本控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136.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层次上,自2001年5月26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的 叶良元案单单从身份概念上剖析,如果侦查机关按职务侵占罪立案应有公安部门的经济侦查支队(大队)办理,反之,有检察院反贪污贿赂侦察局受理,因为定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292.html -
了解详情
种观点认为:所谓国有企业是指其财产归国家所有,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在广义上,它包括狭义之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 公司、企业。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5月22日在《关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682.html -
了解详情
,对公务以及国有公司、企业等范畴宜作广义理解,以此确定国家工作人员新的分析和认定框架。 【关键词】国家工作人员 公职人员 公务活动 作为一个刑法概念, 人民法院为解决分歧,在2001年5月26日印发的《关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303.html -
了解详情
我倾向于认为,对于受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按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对待。例如,被告人张某 了损失。因此,将此类人员作为国有公司工作人员看待,符合刑法保护国有资产的立法本意。 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法学博士 熊选国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审判员、法学博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11.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学界学者将此特征称之为身份特征,并认为身份与公务是相辅相成,二者不可或缺的关系。[8] 这种观点应当得到肯定。 依照新《刑法》第93条第1款 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76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09.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作过论述,即把它们视为国家工作人员处理。 但在这类公司、企业中,往往有一部分工作人员或者全部工作人员不由国家机关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 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76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67.html -
了解详情
仅现定于国有独资或全资企业。 根据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的 有的法院法官也没有完全按照《纪要》规定执行,也出现有些法院将国有控股、参股企业认定为国有企业,进而其中工作人员(未得到国家任命)被认定为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801.html -
了解详情
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明确说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除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 附件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2000.4.2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村民委员会等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053.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工作人员因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公款被他人用于非法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以玩忽职守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是要正确判断行为人挪用公款是否利用职务 的规定,笔者认为对这类行为,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