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经验,最高审判、检察机关也先后发布了许多司法解释,查处起来驾轻就熟,但私分国有资产罪规定为犯罪时间较短,且从字面上存有歧议,许多问题不好把握。 犯罪分子利用此种手段试图逃避或减轻法律的制裁。我们认为在分析上述行为应认定何罪时,要根据客观行为表现结合犯罪分子的主观心理状态严格加以细究。从客观行为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11.html -
了解详情
违反国家规定的,由此体现的单位的集体意志具有单位整体罪过的特征。同时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受益主体往往是一个单位的全体人员而并不局限于行为的实施者, 国有经济实行承包、租赁经营以后其财产所有权性质问题,尤其是实行租赁经营以后新增资产、新增利润的性质归属问题,第三产业及其财产的所有权性质问题等等,情况是十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01.html -
了解详情
: 195. [ 11 ]同前注[ 6 ]. [ 12 ]卢铁峰.重点新罪名适用精释[M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 403. [ 13 ]王红兵.私分国有资产罪若干问题研究[D ].郑州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 14 ]周振想.中国新刑法释论与罪案[M ].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75.html -
了解详情
本单位整体谋取非法利益,而是为本单位个体谋取非法利益。[1]第二种观点认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它应当包括单位和自然人,而且自然人构成犯罪也以单位 四个方面的差异按不同的标准可做不同的划分: (1)从具体的犯罪来看,两罪之间的差异可以分为必然的差异和可能的差异。犯罪对象和犯罪动机的差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34.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经验,最高审判、检察机关也先后发布了许多司法解释,查处起来驾轻就熟,但私分国有资产罪规定为犯罪时间较短,且从字面上存有歧议,许多问题不好把握。 犯罪分子利用此种手段试图逃避或减轻法律的制裁。我们认为在分析上述行为应认定何罪时,要根据客观行为表现结合犯罪分子的主观心理状态严格加以细究。从客观行为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83.html -
了解详情
是集体财产,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外的公共财产。客观方面 款物及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等较重情节)的才构成贪污罪。而私分国有资产罪中的部分国家工作人员(除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外)即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05.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的最大化,需要充分利用企业经营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而国有单位中原有的管理模式和工资制度严重抑制了职工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从而难以提高 ,我们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1.行为的单位性与个人性。私分国有资产罪作为单位犯罪,其行为的决策来源于单位意志,以单位名义作出,且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71.html -
了解详情
违反国家规定的,由此体现的单位的集体意志具有单位整体罪过的特征。同时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受益主体往往是一个单位的全体人员而并不局限于行为的实施者, 国有经济实行承包、租赁经营以后其财产所有权性质问题,尤其是实行租赁经营以后新增资产、新增利润的性质归属问题,第三产业及其财产的所有权性质问题等等,情况是十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66.html -
了解详情
收费或其他收入;六是单位虚报冒领、骗取国家财政拨款或补贴,等等。对于私分“小金库”资金如何定性处理,学界主要有违反财经纪律但不构成犯罪、构成贪污罪与构成私分 私分“小金库”的行为,除不符合10万元“数额较大”的情形外,应一律以私分国有资产罪论罪处罚。主要理由是:(1)“小金库”内的资金均属违规资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434.html -
了解详情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在每一个私分国有资产罪中,直接责任人员不一定都有,但主管人员都必定都有,依据刑法规定主管 人员有最终决定权,所以不宜包括在内。 (2)决策层集体决定或单位主管人员决定私分给少数人 对于受益人是主管人员的情况下,因主管人员享有最终决定权,所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