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局1977年版)第53-54页中对此有精炼的说明。 56 祝总赋的《略论晋律之“儒家化”》一文,从一个时代的角度具体而细微地揭示了儒家伦理与法律发展、 法律在东亚诸国之影响》(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是迄今为止,论述中国传统法律对外输出方面最详细的专门性著作。另可参阅杨廷福《〈唐律〉对亚洲古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13.html -
了解详情
法与道德关系模式 (一)以哈特和富勒论战为中心的传统论述模式展开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西方英美法系的两位著名法学家哈特与富勒开始了一场长达数年 犹深。总之,用一句话概括中国传统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可谓,礼法融合,以礼为重,礼代表的是儒家的伦理纲常为中心的道德理想。无论是瞿同祖的法律儒家化说,还是张晋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190.html -
了解详情
[1]在《法律与革命》这部著述中,伯尔曼还直言西方法律传统的危机:西方人对法律的信仰正在消失,法律正在变得零碎、主观、更加远离道德,更多关心直接后果而 ,并延续两千余年,构成了中国社会精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法律的儒家化,儒家伦理也成为法律的精神基础。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熏陶中,儒家伦理早已深入人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186.html -
了解详情
这里最后只需要通过协调,达成一个各方都能勉强接受的“最低限度的共识”——判决即完全足矣。但是,如果按照西方法律的传统精神,则必须通过审理活动判断是非曲直,并最终发现 《荀子·成相》。 [17] 参见瞿同祖着:《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载氏着《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82页以下。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96.html -
了解详情
[37]费先生同样以无讼、血缘和地缘来描述乡土中国; [38]在法律领域,瞿先生则具体地提出法律儒家化。 [39]总的来说,三者的观点都不超出儒家伦理 (ideal-type)。毫无疑问,这种理想型曾经对于我们认识中国传统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引作用。但是,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的学术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简约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63.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一脉相承的特征。建国前,瞿同祖先生专门撰文论述中国法律之儒家化。[1]按照瞿先生的看法,法律之儒家化的运动起自汉代,而唐律“一准乎礼”则是 扩散,渗透到包括纯私人事务在内的一切领域。中国传统法律的刑事性并不表明中国文化是落后的,相反,它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20](P78-98)。诸法合体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4.html -
了解详情
继续呼唤着法治。而儒家思想的法典化和法家法律的儒家化,则使两者结合起来。 礼治与法治的结合可以从《唐律》中的十恶中得到集中反映 /2002nian,2002年10月17日。 【参考文献】 {1}武树臣,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白冰.青铜器铭文研究[M].学林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91.html -
了解详情
,1992年)80-81页。 [31]按照瞿同祖的表述是“中国法律的儒家化”,按照余英时的表述是“儒学的法家化”,各强调了一个侧面。但是汉代“以礼入法 印书馆,1993年)第四章、第五章,粱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十二章。 [51]详见池上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24.html -
了解详情
。陈顾远关于变法之变,法统之变和律学之变的精辟论述,至今的值得法律史学者格外重视。?关于中国传统法律的特征和精神问题,陈氏从世界各大法系比较的角度 的著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里,十分确切地提出了传统法律“儒家化”的概念。此后,“儒家化”的概念即为研究中国传统法律的学者所经常使用。翟同祖在《中国法律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6.html -
了解详情
,1992年)80-81页。 [31] 按照瞿同祖的表述是“中国法律的儒家化”,按照余英时的表述是“儒学的法家化”,各强调了一个侧面。但是汉代“以礼入法 ,1993年)第四章、第五章,粱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十二章。 [51] 详见池上俊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