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和指令再审有关问题的规定》,限定了二审法院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的次数,改变了无限发回重审 》确立了谁主张谁举证,依据举证责任分配规则进行裁判的民事诉讼模式,理清了证据、案件事实、诉讼请求在民事诉讼中各自的地位,将法院由过去包揽取证转变为指导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73.html -
了解详情
如笔者所涉的一起合伙纠纷案件,原告2002年5月起诉,一审判决后被告上诉,二审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重审后与第一次判决结果一致 同等重要的意义。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民事案件以解决民事纠纷所进行的活动。由于这种活动就必然发生和形成人民法院拥有审判权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11.html -
了解详情
种否定性评价。基于上下级法院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这种否定性评价可以促使第一审法院在重新审判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程序错误,以便消除程序错误对裁判结果的负面影响 意见》(2010年12月28日发布)中反复强调严格限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案件的发回重审次数,但是却没有对基于法律适用错误或者程序违法为由的发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356.html -
了解详情
(法释【2007】4号)第3~8条规定了案件发回重审的具体情形,包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原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原审法院 指根据《刑法》第63条的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最高院《解释》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77.html -
了解详情
正当性。二审法院如果发现原判认定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二审法院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其目的是为了将案件回转到原审法院后,由原审法院在查清事实 及程序选择权,借以实现、保障程序关系人之实体利益及程序利益。[12](P. 33)审级利益是一项程序性利益,根据当事人选择权之法理,当事人可以选择放弃。解决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3917.html -
了解详情
)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将案件发回重审与民事诉讼的举证原则相矛盾。长期以来,我国的审判 ,诉讼效率和诉讼效果都受到影响。[3] (2)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1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839.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和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作为二审法院发回重审的法定情形。从表象上看,发 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回避而不回避;2.未经开庭审理而作判决;3.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未经传票传唤而缺席判决的;4.对当事人在一审中已经提出的诉讼请求,原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97.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如何客观评价这种回转式的案件处理方式?本文仅以检察院退回公安机关处理(以下简称退处)和二审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以下简称发回 重审怪圈,{11}潜在的执法交易性质却不容忽视。 (三)检法机关处理某些棘手案件时转移压力的技术手段 从检察院角度来看,目前由于社会治安问题突出,刑事发案率较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69.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纪律及职业道德等情形作为法定发回重审的法定情形。 2、明文规定认定事实错误、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具体法定情形。案件是当事人争议标的的总和。 认定的事实,并不一定符合客观真实。法官认定的事实是否正确,取决于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是否正确、全面、充分及法官的逻辑推理是否正确。据此观点,可将认定事实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1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不但没有作具体规定,而且还赘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模糊条件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既然是可能,那就是凭法官的猜测和理解,一个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 没有特别的规定,那么二审法院仍然有权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违反程序法这一非确定性标准而选择发回重审程序,案件又转入一审程序,再上诉,再发回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6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