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争辩这些,有点脱离焦点。 本案的焦点是什么?是盗窃还是侵占之争,盗窃与侵占区别的(法律准绳)要点是什么,应该围绕这些进行争论。(1)从本质上 、有责性,被告人方没有提出特别的辩护理由(或异议),如精神病、未成年、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违法性认识错误、缺乏期待可能性等,控辩双方没有必要在违法、有责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42.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的积极要件是基本的,违法性基本上是以违法阻却为内容的,意在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正当行为排除在犯罪构成之外,因而可以说是一种纯粹的消极要件{2}。 不仅应当具有层次性,而且不同层次的构成要件的性质及其担负的具体功能指向也应当有所区别。只有这样,犯罪构成才能获得一种体系性的特征,才能因其不同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97.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范责任要素,各自的范围是不同的。该说实际上抹杀了规范责任论与心理责任论的根本区别。三是例外说,认为责任能力、故意或过失是责任的原则要素,期待 阻却要件包括违法性阻却和责任阻却两种情形,前者包括形式违法性阻却(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实质违法性阻却(如命令行为、正当业务行为、义务冲突等)。后者包括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71.html -
了解详情
事由。规范内的犯罪阻却事由的证明问题,容易被法官及当事人所关注。例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事实,通常都认为需要证明。然而,超法规的犯罪阻却事由,如自助 权利的敬畏,对国家刑罚权力的约束。 进一步地,在犯罪阻却事由的内部,违法阻却事由与责任阻却事由之间的区别,值得特别关注。尤为关键的是,此种区别可能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26.html -
了解详情
,下文使用的违法性是不包括刑事违法性的,也就是 说,违法性和刑事违法性是有着重大区别的两个概念。中国刑法学者在法律上的错误项下保留的那个不清晰的违反法律 要点:一是明确犯罪构成不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二是把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部分改造成正当化与免责部分,并使之成为评价刑事责任的一部分, 即犯罪的成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35.html -
了解详情
其罪与沉默权的对比发现,两者之间不能等同,而且还有较大的区别,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 首先,两者的产生先后顺序不同。尽管对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和 的自由选择权,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没有直接冲突。而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非常时期采用此类强迫性手段救人,对于该行为的评价可以通过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实体法规定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92.html -
了解详情
15条第1项统一为“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形。如前所述,此项还应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意外事件以及没有犯罪事实的,或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实施被指控的行为 其他人等恢复诉讼必须对案件进行处理的情形除外。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对此情形也应区别对待。 第一.在侦查机关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5.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法的见地不能被允许的性质。违法性有形式违法性和实质违法性之分,两者的区别标准是以行为违法性为依据,形式违法性以违反法律规定为标准,实质违法性是以违反 的,即存在违法阻却事由。因而,其违法性要研究违法阻却事由,如正当防卫及紧急避险这些行为都是在犯罪构成的违法性层次论述的。我国的刑法理论认为,违法性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65.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观的原因 1.诉讼价值取向的不同是根本。大陆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与英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区别不仅是制度层面上的,更重要的是制度背后理念的差异——重在发现 自己主张的应包括如下情形:1.主张阻却违法事由的存在,如意外事件、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这直接关涉到定罪与否。2.被告方主张其行为曾取得同意、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9.html -
了解详情
中并没有必要来特别论述行为的因果关系。[ 3 ]我国刑法虽然与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在体系上有重大区别,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了类似结论的观点,认为刑法因果关系完全依赖 犯罪构成理论是从实质上而非形式上来探讨行为的罪与非罪问题的。以往人们容易误解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行为之所以不是犯罪,并不是因为其不符合犯罪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