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事先曾做出过即使丧失判断力也维持捐献意愿之承诺的情况下?另外,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人的判断能力有强弱差别,比如痴呆患者可能恰好此刻在器官捐献方面 而治疗成功,那么她是否不应该来到人间?之后的身份和人生价值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而在刑法上,父母促使未成年的小女儿捐献器官,是否凑成教唆伤害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59.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事案件移交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之前已经对案件进行侦查、预审,已经对案件的基本事实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而当案件移交检察机关时,检察机关又必须重新进行案件的 的基础上,本身已经有了局限性,加上对于非法证据的判断也难免出现错误,直到辩方在法庭上提出其合法性是才发现此证据违法,不能使用,就将使控方自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72.html -
了解详情
”的归属和效力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公布以后,国内外学者的看法和认识并不一致。有的学者提出,作为法院的判决要么有罪,要么无罪,刑事判决只能划分为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117-118页。 [2][3][4]《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94页。 [5]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7.html -
了解详情
支配,是指幕后者(具有命令指挥权限)借其组织上之权力结构,下令执行某项犯罪行为,而执行者在非受强制与错误情况下,完成其组织成员之工作任务。[2]关于 实施犯罪的故意,这是对集团首要分子进行归责的主观基础。组织故意是否包括间接故意?对此,中外刑法学界有不同认识。例如,俄罗斯有学者认为,与实行犯不同,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26.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幕后者(具有命令指挥权限者)借其组织上之权力结构,下令执行某项犯罪行为,而执行者在非受强制与错误情况下,完成其组织成员之工作任务。⑵关于利用 实施犯罪的故意,这是对集团首要分子进行归责的主观基础。组织故意是否包括间接故意?对此,中外刑法学界有不同认识。例如,俄罗斯有学者认为,与实行犯不同,组织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192.html -
了解详情
全民的情绪被煽动之后,人们容易因为一时的狂热与亢奋而丧失理智和基本的判断能力。 二、现实状况:民愤渗透刑事司法领域 在实践当中,司法机关往往把民愤等同于民意 责任,缺少人权观念和法律知识,不能客观公正地报道司法案件,就可能造成传播错误的法律观念,影响司法公正。传媒在报道司法案件中,扮演什么角色,起什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880.html -
了解详情
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导致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就应该认定危害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而渎职行为本身是出于玩忽职守还是滥用职权应该作为本罪责任轻重、 的。(22)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其最好的优点是可以通过概率表达出来,从而直观地表达出原因力的大小。 在阜阳奶粉事件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617.html -
了解详情
游戏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混淆了虚拟物品的虚拟性与虚拟财产的现实性之间的关系。将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混为一谈,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虚拟财产的主体 缺乏理论依据 能否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实现对侵犯虚拟财产行为的有效规制,关键在于虚拟财产是否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财产,是否可以将其纳入侵犯财产罪之对象范围。换言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425.html -
了解详情
游戏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混淆了虚拟物品的虚拟性与虚拟财产的现实性之间的关系。将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混为一谈,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虚拟财产的主体 缺乏理论依据 能否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实现对侵犯虚拟财产行为的有效规制,关键在于虚拟财产是否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财产,是否可以将其纳入侵犯财产罪之对象范围。换言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97.html -
了解详情
偏离生活正常轨道走向犯罪,但也容易认识错误改造自新,因此,缓刑的适用对于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以及重新回归社会的作用更为显著。刑法第72条第1款规定:对于被 较少,社会化程度不高,因而对许多问题缺乏正确的区分和判断能力。若对其进行监禁,极易受到监狱环境中负面的影响。其次,未成年人犯罪往往是由于一时的冲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