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实施强制的犯罪手段,是抢劫犯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最显著特点。⑦ 抢劫犯罪的客观方面应具备的证据及证据 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往往造成人身伤亡。侵犯复杂客体,是抢劫罪区别于其他侵犯财产罪或者一般的侵犯人身权利罪的主要标志。⑨ 抢劫犯罪客体方面应具备的证据主要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59.html -
了解详情
到了归还日期,债务人不存在抗辩的理由而拖久,债权人采用符合财产罪的构成要件的手段(如诈骗、敲诈勒索等)取得了财物,实现了债权;二是行为人对占有自己之所有之 的判例学说以保护法益为基准,把财产罪分为对所有权的犯罪与对财产的犯罪(或对全体财产的犯罪)两类,前者以盗窃、抢劫罪为代表,后者以诈骗、勒索罪为代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85.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抢劫罪。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虽同属侵犯财产犯罪,但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抢劫罪是以当场实施暴力、当场劫取钱财为特征,而敲诈勒索罪 时,同伙立即使用暴力手段当场劫取了被害人的手机和钱包,其行为已经具备了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李某身处作案现场,明知同伙使用暴力劫取被害人财物,却不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043.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对于犯敲诈勒索罪、聚众哄抢罪,出于特定目的,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不得类比第二百六十九条认定为抢劫罪。 区分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的第三 的法律效果,但之所以能够作出拟制规定,是因为这两种行为在法益侵害上没有明显区别,或者说二者对法益的侵害程度大体相同。否则,法律拟制本身便缺乏合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1.html -
了解详情
看,被告人刘志远等人的行为又拟构成敲诈勒索罪。然而,纵观本案,笔者认为,被告人刘志远等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其理由如下:一、暴力逼取借条的行为 对被害人刘栋实施暴力的犯罪手段,不但反映了抢劫犯罪的本质特征,而且也是区别于敲诈勒索罪的显著特点。 #p#副标题#e# 在侵犯的客体方面,被告人刘志远等人暴力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03.html -
了解详情
区分的,但是,以强拿硬要为表现形式的寻衅滋事罪,与敲诈勒索罪又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从而带来认定上的某种混淆。准确区别行为人的行为是寻衅滋事罪还是 标准,因为提到“硬拿硬要”,就涉及了三个罪名,即“抢劫罪”、“敲诈勒索罪”和“寻衅滋事罪”,这里暂不论及“抢劫罪”,而后两个罪名在本案中的主观方面又只能从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942.html -
了解详情
人身权利;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实施危害社会的抢劫行为,与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客体和主观方面的表现基本相同。讨论本案时对此无异议。争议的 、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使被害人不敢或不能反抗而当场取得财物,这是抢劫罪区别于敲诈勒索罪的最显著的特征。这里所言的当场取得财物既包括直接劫取被害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90.html -
了解详情
抓嫖、没收赌资或者罚款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在实施上述行为中使用暴力或者暴力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2、以暴力、胁迫手段索取超出正常交易 客观上也可能表现为强拿硬要公私财物的特征。这种强拿硬要的行为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前者行为人主观上还具有逞强好胜和通过强拿硬要来填补其精神空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4074.html -
了解详情
程度不可等量齐观。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具有某种相同构成要素的犯罪均界定为法条竞合,如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客观表现均含有暴力、胁迫手段,若因此将两罪界定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从侵害国家财产法益角度看,本罪与贪污罪并无区别。在客观行为表现方面,两罪均具有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化公为私的典型特征。那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50.html -
了解详情
10年有期徒刑?为什么同是侵财犯罪,盗窃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死刑,诈骗罪为无期徒刑,敲诈勒索罪为10年有期徒刑?这其实就是法定刑的设定根据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在我国 的对象,秘密窃取行为的法定最低刑反倒高于公然抢劫罪的法定最低刑,法定最高刑又相同,难说平衡。尤其是与其他罪刑阶段相比较,这种不平衡就更加明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