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1117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记入笔录(附件1-3)。 (二)立案受理指引。 劳动仲裁机构收到劳动者的仲裁申请后,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十二条规定的六个 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缺席裁决。 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五条;《劳动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932.html -了解详情
应对争议事实进行全面核实,对调查情况作详细笔录,调查笔录应经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四)经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并加盖所在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后生效,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调解书一式五份,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调解窗口留存一份, ...
//www.110.com/fagui/law_127656.html -了解详情
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员、仲裁庭制度。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同意见必须如实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做出。 争议,同时适用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及工作规则》。第四十七 ...
//www.110.com/fagui/law_61946.html -了解详情
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仲裁委员会在受到申请后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或5 仲裁申请。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761.html -了解详情
不能对委托人的实体权利进行处分或代为签收调解书。第四十三条 当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庭审过程中主持调解或对方当事人希望庭外和解时,律师应帮助委托人在符合其当前和 十八条 律师在开庭结束后应当认真阅读庭审笔录,如发现己方陈述的记录有遗漏或差错的,应当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补正。第四十九条 律师收到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288.html -了解详情
或者其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当事人再次向作出调解协议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4.审查委托人的仲裁请求是否已经超过了《劳动法》第八十二条所规定的申请 调查笔录,调查笔录应当载明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内容等,调查内容中应包括调查人的身份、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被调查人与本劳动争议或委托人的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287.html -了解详情
委员会文件 浙仲[2005]2号 为保证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人提供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品或者照片,但调查人员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取证情况。第十八条调查人员收集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647.html -了解详情
工作和双方当事人到庭情况 三、宣布开庭 首席仲裁员: 1、 现在开庭;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现在开庭审理(申诉人)诉(被诉人)(案由)争议案。 四、宣布 的调解方案; (根据案情,双方当事人可以当庭调解,必要时可以分别做调解工作。如调解成功,将调解协议写入开庭笔录,双方当事人签字,宣布闭庭。庭后制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43.html -了解详情
(必要时可休庭合议) (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本着自愿,合法的原则先行调解。请问各方当事人是否愿意调解 等候通知) (5)各方当事人及代理人阅读,补正仲裁庭笔录并签字盖章。 (6)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庭现在闭庭。如没有当庭裁决的,应为休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72.html -了解详情
也在该公司,与该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1条规定,劳动合同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本案中申请人的用人 劳动仲裁的时间为2012年5月22日。 上述事实,有庭审笔录、当事人陈述及相关书证为凭,证据确凿,足以认定。 本委认为:1、申请人于1989年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010.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