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案中,行为人实施了两个行为,一个符合抢劫罪客观要件,另一个符合敲诈勒索罪客观要件。虽然这两个行为是异质的,但由于它们共同侵害同一对象之同一个法益同一 能形成吸收关系,不成立吸收犯。这个案例与行为人故意盗窃枪支、弹药后非法持有之,有明显区别。后一案例之行为的犯意是同一的,故属于吸收犯。笔者认为,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492.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抢劫,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使用威胁及取得财物的时间不同,敲诈勒索罪不要求有即时性,而抢劫罪构成要件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以当场立时 宾宾次之,赵亚平所起作用相对较小。关于被告人楚帅的辩护人提出楚帅系初犯,没有分赃的观点与事实证据相符,本院予以认可,关于其提出楚帅对于向郭拥军 ...
//www.110.com/panli/panli_18875233.html -
了解详情
2000元的黄金首饰。后二人被抓获。 【分歧】 就钱某与陈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存在三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钱某、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罪。 【管析】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理由如下: 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盗窃罪、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首先,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施威胁或胁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215.html -
了解详情
,只要是与使用暴力相当的强制性手段,均应归入抢劫罪中的暴力手段。且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均要求具有当场性,并以此区别于敲诈勒索罪。本案中 实施欺骗行为——相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者取得财产。行为人实施的欺骗方法无非是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大类。结合本案,有人认为: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5875.html -
了解详情
,而教唆行为、帮助行为则不是。尤其是帮助行为,因为缺乏定型性而与正犯行为存在明显区别;看似日常生活行为,也可能成立帮助行为。所以,很难认定帮助行为与正 倘若要问:甲、乙、丙构成什么共同犯罪?结局是,既不能回答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也不能回答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同犯罪。 (三)抽象认定共同犯罪的缺陷 抽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805.html -
了解详情
取他人财物的性质,应该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评析】 笔者赞同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所述: 一、上述三罪的概念区别 敲诈勒索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行威胁 将他人劫持,以杀害、杀伤或者不归还人质相要挟,勒令与人质有关的亲友,在一定期限内交出一定财物,以钱赎人。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5995.html -
了解详情
年11月16日凌晨3时许,李某(女)在一家迪厅内结识了蔡某。她与侯某、万某预谋敲诈蔡某后,便以一同外出过夜为名,将蔡某诱至一出租房 财物的故意,构成抢劫罪。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虽同属侵犯财产犯罪,但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抢劫罪是以当场实施暴力、当场劫取钱财为特征,而敲诈勒索罪则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043.html -
了解详情
区分的,但是,以强拿硬要为表现形式的寻衅滋事罪,与敲诈勒索罪又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从而带来认定上的某种混淆。准确区别行为人的行为是寻衅滋事罪还是 “硬拿硬要”,就涉及了三个罪名,即“抢劫罪”、“敲诈勒索罪”和“寻衅滋事罪”,这里暂不论及“抢劫罪”,而后两个罪名在本案中的主观方面又只能从客观方面推及,故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942.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认为,张某、郑某的行为更符合抢劫罪的定罪特征。理由如下: 1.从对被害人实施暴力行为后是否当场索取财物来看,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有本质区别。本案行为人张某、郑 钱的整个过程中,张某和郑某对杜某的暴力行为一直处于延续中并没有中断。据此可以认定,此暴力威胁与取得财物之间不具备间隔性,符合以暴力相威胁当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2894.html -
了解详情
事后抢劫的共犯。另外,若是彻底坚持否定说立场,在诈骗罪和恐吓罪(敲诈勒索罪笔者注)的场合,利用先行为人所造成的被害人陷入错误或恐惧状态参与受领财物的,就 抢劫杀人的帮助犯。此判例之所以广受批评,是因为参与取财的行为不可能与杀人行为及结果、抢劫罪的手段行为具有因果性。最后,前田认为,中途参与取财或奸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61.html -
了解详情